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游记 >> 凤凰人物小传小城凤凰岭南尘茵
凤凰人物小传
《凤凰人物小传》编委
顾问:王嘉荣吴曦云黄琦滕小雅
策划:楚夫
执笔:毛郑军(上篇)周一粟(下篇)
终审:杨社教
校对:
向红英石金菊王永潇戴俊平
吴建辉王虹石艺超滕喜花
吴华丽朱慧郑芳易驰
黄子涛谭玉霞田真娴田梅
刘乔生田景祥滕建珍郑时海
陈秀凤田言龙跃兴石金秀
傅杰熊启祥龙永懋隆建明
吴银江吴周密田琴严琴
张忠华吴中华等“教坛知音之家”师友。
助印:“湖湘一粟书塾”部分亲友家长
家乡人物小传小城凤凰
????
文
岭南尘茵(采写)
沱江一粟(整合)
1
有这么一个地方,曾因它的灵山秀水孕化出无数人杰,便足以使天下人刮目相看。
有这么一个地方,用任何语言都难以描蓦它:喻以神奇,则失其天真,喻以洁净精微,则失其怪力乱神,喻以世外桃源,则失其奇崛热烈……她不仅仅是沈从文的家乡,它完全可能是我们每一个人魂牵梦萦的快乐老家——这个地方的名字叫凤凰!
“凤凰县”一名始于民国二年(年),其基础为凤凰营,建于明隆庆三年,位于唐渭阳县旧址东边山坡上,因坡名叫凤凰山“因山受氏”而得名,从此这边城便有了这样一个汇吉祥与浪漫为一体,集美丽与多情于一身的动人名字——凤凰。
历史的凤凰,以楚巫文化为底蕴,厚重的历史积淀和政治因素最终使凤凰成为中国南方文化的“炼丹炉”。
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注定了汉文化和苗文化在凤凰的融合,加之南方各省的文化因子在这里重新排列组合,千年火候万年功,终致九转丹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凤凰文化。
有时我们禁不住会突发奇想:莫非亘于城南的南华山,真的早已被太上老君安上了一只肉眼凡胎难以察视的文化炉鼎,才使这小小边城得以如此不可思议的造化?
台湾一学者撰文说:"汉人与苗人通婚,成了一个混血民族,所以才有特殊的个性。近代湘西凤凰人熊希龄,曾任民国总理,其母亲就是苗族,他的同乡蜚声中外的大文学家沈从文也有苗族血统”。据说韶山毛氏之祖毛太华当年在云南镇守期间,曾娶当地苗姑为妻,并生子四人,后来一起由滇回湘,在韶山定居。在韶山毛氏之裔的血管里至今仍或多或少地流动强直犷悍的苗族血液。
这个一度是“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上四五千的边陲古城”,到清末时共出过4名提督,21名总兵,47名副将;民国时出过7名中将,27名少将。其中威名远播的代表人物就有——
抗英民族英雄“定海三总兵”之一的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大灭洋人威风高涨国人志气,怒斩洋教士的贵州提督田兴恕;有随蔡锷将军讨袁护国反复辟的西南护国军参谋长朱湘溪(朱树藩);有辛亥革命光复南京的敢死队长,护国将军田应诏;有保境安民致力于地方自治的“湘西王”陈渠珍(陈玉鍪);有血战嘉善力挫日寇疯狂进攻的师师长顾家齐。
我们还是忍不住想问:凤凰,这究竟是怎样的一块神奇之地?
这里是著名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民国初期第一流“人才内阁”总理熊希龄的故乡。这里是文学巨匠沈从文的故乡。这里是中国“画坛奇才”黄永玉、黄永厚伯仲的故乡。这里是大科学家钢铁博士肖继美的故乡。这里是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朱早观、中宣部副部长刘祖春、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总队政委李振军的故乡……
著名家乡籍学者刘一友先生告诉过我们这样一个传说,说这里本来是可以出皇帝的。
明朝初年,一位名播西南的风水先生从云贵高原追索一支龙脉来到凤凰,一见到矗立于城南气势非凡的南华山和与之一脉相连一头扎入沱江狂饮的奇峰后,就认出了——这正是自己跋涉千里所要寻找的龙头,并由此推断:总有一天,这地方会有人出来逐鹿中原!为了邀功,这背时的风水先生又千里迢迢跑到南京向叫化子出生的洪武皇帝告了密。为了保住帝位,那位连与自己一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功臣都要斩尽杀绝的朱元璋又岂能容许边远小城凤凰有他大明王朝的潜在对手?于是,他朱笔一勾,斩断了巨龙的颈根(南华山与奇峰的连接)。从此,沱江改道,巨龙身首异处——凤凰风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再也难出皇帝了……
凤凰出不了皇帝,使当地人颇为扫兴。然而,近百年来却出了大批的将军和其它风云人物,又足以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确实,这里除了没有出过皇帝,什么样的人中龙凤又没出过?!
我想,我们应该去小城看看了。
2
今天的凤凰城,从城北擂草坡的靖边关到县城西北的永兴坪一线,仍能见到不少的碉堡和营讯的残迹。碉堡各用大石块对垒而成,位置多在山顶,随了山岭蜿蜒逶迤向“西南——东北”延伸……营讯位置则多设在驿路旁,布置得极有秩序。到如今,一切战争过去了,碉堡多数已毁,营讯多数成了民房,山民亦多半同化……多少年来的风剑霜刀,只能剥蚀凤凰的某些外在的风景,却永远无法消退这里的内在的气质。
源自云贵高原台地腊尔山乌蛇河的母亲河——沱江,仍以它那舒缓明澈的智者风范和宠辱不惊的豁达姿态,作为凤凰人的生命之源而缓缓流淌;东边的青龙山(八角楼),南边的南华山,西边的凤凰山,北边的雷草坡,依然以它们那蕴含慈悲之心的仁厚胸怀和伟岸的气魄环拥着凤凰古城……或许,正是这一方神奇的灵山秀水,成就了如今凤凰人那股子“乐山乐水”的内在修为……
你可以去看看堪称宗庙建筑典范的陈家祠堂朝阳宫。
你也可以去看看万寿宫,这里曾是江西商人辉煌一时的大会馆。
你还可以去看看文昌阁和三潭书院,这里是无数凤凰人才启蒙的摇篮。
你还可以去天王庙、大成殿(文庙)等各处走走……
我们就先来看看古城文化建筑的重要标志——凤凰文庙。
凤凰文庙是凤凰古城城北位于古城登瀛街的一座原本极有灵气的古建筑。凤凰文庙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年),经过雍正、乾隆、嘉庆、道光修葺扩大,到道光十九年(年)前后一百三十年的补修和扩建才大功告成。从此,文庙成了凤凰古城道德文化的主要圣地。整个文庙建筑群一直到民国中后期还保持完好。作为古城文化建筑标志,文庙是一个地方道德文化的象征。以祭祀的方式表达人对道德文化的尊崇和敬畏,让人在亲近神灵的同时获取知性的感悟。
大成殿,是原文庙的正殿,建筑面积平方米,前为露台,基高1.7米。以红砂石砌筑。总体形态呈正方形,抬梁式大木结构,殿宇周围为回廊。大门为八合雕花门扇,两边次间有扇形花窗。殿宇高20余米,歇山重檐,举架反宇,屋顶巍然高耸,檐部翼角反翘,有如鲲鹏展翅,欲搏九霄,既庄严肃穆,又雄伟壮观。大殿前4根檐柱精工雕刻的金龙盘云穿雾,姿态雄奇。前面两根廊柱撑拱镂空彩狮一对,其余撑拱雕饰彩色鳌鱼,工艺精湛、精巧异常。殿内藻井彩绘龙凤图案。四周卷棚额枋上恭悬清朝历代御书匾额。
据老人们回忆:家乡文庙在文星街,靠近古城北门“壁辉门”,呈东西向,南临道门口(原道台衙门旧址)……整个布局分两大部分。
文庙外围,由头门进去,南半部先后为:入仪门,北边有一土地堂,中间有庭院、庭院南边有“日省斋”3间;北有“时习斋”3间,庭院正中为“明伦堂”,北侧有一小门通往大成殿。
文庙主体(北半部):前有黉墙一道,后为一大坪,过石牌坊棂星门,有一泮池,池中种荷,池上有精巧一石桥跨池而过,进大成门,左有乡贤祠,右为名宦祠。广庭、左鼓门、右钟楼、东庑、西庑、左厢房、右厢房。广庭正面为斜面雕龙石、露台、大成殿、崇圣祠。整个文庙围以红墙,堂哉皇哉,蔚为壮观。
从四围山头瞰古城,唯有文庙的飞檐斗拱,黄瓦红墙最是显眼。夜半风气,大成殿各翘角的铁马风铃叮叮当当,格外清亮,令人不敢忘却孔圣训诲。
的确,文庙建成后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为凤凰培养了一大批文臣武将,涌现出像清朝翰林院庶吉士,民国第一流内阁总理熊希龄这样的杰出人物。但自民国33年(年)在庙内改建中学,拆除东西二庑及庙内各祠堂改建教室,拆除大成门、棂星门、填平泮池整建操坪,文庙建筑群开始遭到破坏。而上世纪50~60年代里,文庙雪上加霜,遭到革命性的损坏。
目前,文庙保存完整的只剩大成殿一座和道光二十二年(年)学官徐寿昌在殿门外左侧载植的银桂、咸丰十一年(年)学官陈凤阶在殿右侧添植的金桂,虽历尽沧桑,仍雄姿英发,引发人们无限遐思。
除文庙外,还有另一人文景观不得不介绍介绍,这就是是中国苗族地区最大的书院,,湖南省现存四大书院之一的三潭书院。
三潭书院位于凤凰东北吉信镇(古称得胜营)境内,距县城22公里。书院主楼巍峨雄峙于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主楼后是四合天井,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及教室、宿舍。三潭书院建筑,前后对称,布局严谨。院内,花木扶疏,幽静雅致;院外,古柏参天,金桂飘香。
清同治十三年(年),贵州黔东兵备道吴自发(号诚斋)用无人领受的平蛮阵亡筸军士兵抚恤银在得胜营的万溶江三潭(即杨柳潭、罗布潭、漆树潭)之上的山丘,修建了一座书院,题名"三潭书院",并且将修书院剩余的银两为书院购田亩,作为书院的校产。
年,得胜营人民为纪念吴诚斋,将书院改办“存诚学校”。县公署奉令改制后,又在此校内开办了统编的第十小学。于是,“县十小”与“存诚”并立。由于学生增多,校舍不够,增修校舍十余间。学生分为高等与初等两部。当时,老师的工资,学生的书籍、灯油、以及贫苦学生的困难补助费,均由校方供给。年春,“县十小”与“存诚”以及在同地区的县立第二女子小学合并为县立第四小学校,校址仍在三潭书院。年,“四小”改为“蔚文乡中心小学”。解放后改称吉信完全小学。
书院主楼巍峨雄峙于山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工艺精美。主楼后是四合天井,天井周围是画廊曲栏及教室、宿舍。三潭书院建筑,前后对称,布局严谨。院内,花木扶疏,幽静雅致;院外,古柏参天,金桂飘香。
自三潭书院设立以来,教育卓有成效,人才辈出。清华大学教授“钢铁博士”中科院院士肖纪美、音乐家易扬等就曾在这里启蒙。
你还可以驱车15公里先到熊希龄的祖居地风景秀丽的水田乡燕子岩村去看看,然后再去古城文庙旁文星街熊希龄的故居看看。你也可以到林峰乡中寨去沈从文的祖居考察一下,去县城道台衙门前(道门口)的中营街沈从文的故居和沱江江畔听涛山上的从文墓地去走走。去看看黄永玉先生修的匠心独运的“夺翠楼”“玉氏山房”。
古城内外还有数不清的自然人文景观等着你去游览:如鬼斧神工,造化神奇的奇梁洞;如“东岭迎晖”“南华叠翠”“溪桥夜月”“龙潭渔火”等凤凰八景,还有那神秘悠远的南方长城。在人们心中,凤凰似乎是看不完的,因为它无一不是景,无处不含情。
3
如果你还想知道凤凰人的生活情致和精神底蕴,那么就不得不走进凤凰人的家家户户。生长在这里,一辈子厮守在这里,还没有看够,还没有唱够,没有爱够。无怪乎无数在外面叱咤风云的凤凰人杰,最终都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无怪乎沈从文临了还要回听涛山来长眠,无怪乎黄永玉要撰题“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的碑铭于表叔墓前。
在凤凰当代文化人的心中,恋乡情怀和艺术情结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彼此不可分离。
凤凰县的文化氛围极其浓郁。人们都喜欢沉浸于诗词歌赋之中,神游于水墨丹青之中。因了这氛围的渲染,几乎任何一个男子在你跟前站下,都可以开口和你谈论诗书侃画印,如数家珍;几乎任何一个女子打你跟前走过,你都可以看出这女子是用歌声喂大的,尽管她并没有开口……
在人们发现凤凰“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的同时,又发现凤凰还是中国大陆的书画之乡。
在凤凰书画圈子,时常听到“画界黄公,书坛壮翁”的赞誉。在南华山西麓金钩挂玉亭子坪30号小院,我们见到了极富文人气质的书法名家刘壮韬老先生。老人家今年90岁,儿时和黄永玉同班同学,电视剧《11公里》抗日英雄顾家齐将军的女婿。刘老一生酷爱中华传统文化,和黄永玉先生一样,由于小时候在文昌阁夯实的国文功底,至今诗词曲赋无不精绝。尤其是六、七十年临池不缀的功夫修为,使老先生的书艺可谓老到泼辣,功深力足。现在,在本地凤凰人和外地来凤凰的人中,有不少人都跟刘老加入到了学习祖国传统经典的行列,不少人还将刘老的书品当成范本在临摹着学习着。临走,老人家为我们题写“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诗句后,他缓慢而凝重地在作品前后分别打上一款押角章,一曰“中国心”,一曰“年方九十”!
在吉大文学院会议室大厅正面,一副红梅图横空出世,红黑鲜明,劲展大气和蛮野,给人耳目一新亢奋向上的印象。近看,主干枝条多用大排刷平面横铺旋扭,飞白中,大刷分叉留下划痕,不饰藏掩。表现梅花的或密或疏红点,全用大笔振颤布洒,看似有滥用单一技法之嫌,却又不失独到之境界。这是湘西州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州美协副主席、国家一级工艺美术师、土家族艺术家田大年年“千禧笔会”为文学院画的《红梅闹春图》。关于田大年,其好友杨瑞仁先生是这样写真的:说实在,我们最怕与他并步大街。迎面而来的,邻街坐着喝酒老远看见的,十有八九都熟,见人打招呼。或拍拍肩膀表示亲切。不管是衣冠楚楚的老板一脸俨然的官员。还是一身猪油的屠夫穿黄背心的老清洁工,他硬是老少和三般。多次酒后他对我吹牛:“我一辈子交了许多朋友,但我一辈子没有钱。”这方面,大年一点没吹牛,他确实“牛”!我敢说,大年有一万个朋友,却没有一个敌人。我向你露另一张底牌,大年确实有点象“潮神”。他是小摊小贩的福音。买点文具、生活用品,从不还价。大年不写诗,讲“天话”算第一。每听他煽“天话”时,我就琢磨:这“天话”有几分生造乱编的杂揉,又有几分自圆其说的滑润和空灵。他很有些文化,也很有几分不按规矩出牌的蛮野。大年从不隐晦他蛮野的一面,他自取一雅号并刻成图章四处彰扬——“湘西蛮子”!
在虹桥头,我们遇见了一位不知名姓的苗族老太太,她正趴在一张小木凳上全神贯注地剪纸。剪啊,刻啊,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天地间只剩下她那枯瘦而灵巧的手,锋利的刀和鲜艳的纸。
我们试图努力地,慢慢地理解周围的这些人,这些事。遗憾的是,我们无法将凤凰异彩纷呈的民风习俗饮食文化等诸多迷人之处逐一传真,于是,我们只好逢人就说——
还楞着干什么?快到凤凰去看看
(本文选自《凤凰人物小传》教海一粟杏坛走卒主编)
百家文艺出版社
滑动查看下一张凤凰风景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凤凰风景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凤凰风景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凤凰风景图片
滑动查看下一张凤凰风景图片
?第六章瑶古佬的情爱苦旅
谢治泉
?
家乡有座“惜字塔”
山人远去
?心灵成长的时代
齐鸿天
?
咱们怕过谁
?
寒山红衣的诗(十一首)
郭振伟
?
凤凰人物小传
?
歌颂麦子(外6首)
何小龙
?文县一中
郭庆祥
?
黄亮小诗十首
?
孤独的力量
孙沙欧路
?
秋天,一棵梦想的树(组诗)
剑峰
?麦田里的月影
夜色,真美啊!
齐鸿天
?第二章蛮村轶情
田特平
?歌中历史
纪刚
?我心目中最佩服的一个人
齐鸿天
?
孙百川小诗十首
?
第七章因伤得爱
蒋子棠
?文县一中
郭庆祥
?我的数学老师“鬼脚色”
雨竹
?云飞小诗九首
?
第六回初涉江湖
王洪东
?陪儿子悟棋
黄春翔
?爱河悲欢曲(长篇叙事诗)
彭建斌
?
第十五章蹊跷的投毒者
唐兴斌
?岩妹的
熊幽
?寻找七叶一枝花
田特平
?
雄关分水城
陈桂芬
?走出凤凰城
田特平
?第十三章张晓梅
齐鸿天?
邂逅白桦林
张秀玲?
饭盒的故事
齐鸿天?
村支书女儿被人“拐”了去县城到晚上也没有回来?
孙百川诗歌选?
物是人非诗歌选?书画赏析‖朱后求兰花集之二?
第五章上了军校
蒋子棠?
第四章蛇有蛇路
孙长芬?人生三要
郭庆祥?故乡,落在了南方的山梁上
张录早?林杞权诗选?杨剑横诗选?
蒋家坪:美丽乡村入画来
翁军?
解军诗集《远去的风》?我为什么要出书?人生感悟
八种恩情,至死不能忘
赞
赏
说
明
为了支持鼓励作者更多的创作,百家文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yj/775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