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游记 >> 凤凰艺术视频陆上行舟艺术具有一种可
近日,HyundaiBluPriz“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正式开幕。本次展览中涉及的艺术项目涵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近年的个人/群体艺术行动与在地艺术实践,这些项目来自艺术家长时间的跨域实践。他们将流域、历史、网络以及与之关联的城市、乡村、他者所属的社会现场以“有机”的方式进行激活或唤醒。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HyundaiBluPriz“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
近日,HyundaiBluPriz“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大奖得主李杰的展览“陆上行舟”于HyundaiMotorstudioBijing正式开幕。“陆上行舟”是一场以艺术介入社会的视角,探讨了关于“社会变迁”、“社会流动”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
面对中国日益频繁的社会流动以及剧烈的空间变迁,艺术家如何在现实洪流之中探寻自我处境与精神源头,以及如何回应社会复杂的问题现场,这促使一部分艺术家选择以合作与对话的方式回归日常生活,以及选择在具体的社会现场进行观察、反思、行走与创作。
▲艺术区HyundaiMotorstudioBijing
▲HyundaiBluPriz“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奖项获奖展“陆上行舟”展览现场
▲从左至右:“陆上行舟”策展人李杰、Hyundai(China)常务副总经理李赫埈、HyundaiMotorstudioBijing艺术总监徐静
犹如在陆地上行舟,本次展览以水域为线索展开,通过现场地形、流域与光影的互文关系,突破固有形式。高低起伏的空间肌理设计能够使观众获得更为丰富的观展体验。尽头的长墙,则被一系列贯通的作品影像占据,构成一种仿佛涌动、穿梭于江河与城市之间,却又如梦似幻,恍如海市蜃楼的“现实”景象。意在剖析未来社会的各种可能性,以独特视角考察社会流动带来的影响。
▲策展人李杰在媒体导览现场
本次展览中涉及的艺术项目涵盖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到近年的个人/群体艺术行动与在地艺术实践,这些项目来自艺术家长时间跨域的实践。展览的发源从水域的问题展开,从年由美国艺术家贝特西·达蒙筹划、戴光郁等艺术家共同参与的《水的保卫者》,-年熊文韵七次入藏实施的《流动彩虹》,年刘成瑞与盲童合作的《澜沧江计划》,年李勇政《被消费的盐与冈仁波切山》,到年至今陈建军、曹明浩发起的“水系计划”系列项目,萨子徒步天,行走约公里实施的《一棵树》,以及幸鑫从长江源头取冰再到上海出海口融冰的《吾与浮冰》,艺术家将流域、历史、网络以及与之关联的城市、乡村、他者的社会现场有机地激活或唤醒。
▲HyundaiBluPriz“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大奖得主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杰
作为HyundaiBluPriz“创新未来”(Sustainability)大奖得主和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杰而言,此次展览非同寻常,关于他是如何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yj/775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