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凤凰的古

发布时间:2017-10-26 15:11:57   点击数:

对凤凰牵牵念念,源于沈从文的《边城》。

在我的想象中,湘西是怎样的湘西呢?城垣逶迤,河水悠悠。石板道雅净,吊脚楼古幽。白塔耸立,古渡摆舟。唯这样美丽的湘西,方能孕育出“眸子清明如水晶”的翠翠吧。而沈从文的故乡,就在湘西凤凰。

想去凤凰。凤凰是意象,是情怀,是梦。它盘结在我的心底里,时时烁动着蛊惑的光。

这两年走过一些古城。平遥的古,在魂魄。它的每条古巷、每栋古宅,都仿佛在诉说明清的历史。丽江的古,在风情。廊腰缦回,檐牙高凌,千年时光的积淀,赋予其沉静曼妙的韵味。宛若从古画中走出的女子。西塘的古,在秀骨。秀得疏朗,秀得清逸,也秀得旖旎。颇像个游侠,在古意和现代间,收放自如。

而凤凰的古,是怎样的呢?

从张家界去凤凰,车行四个多小时。当沿途看到凤凰标示牌,便知凤凰近了。至古城外缘下车,沿街漫走。商业街,并不宽阔。一色仿古的建筑。这类仿古,见得多了,倒也没觉得稀奇。吸引我的,是凤凰内里的古,那种原汁原味的古。

整个下午都在凤凰游荡。从一条巷,入另一条巷。窄狭婉幽的巷道,由红砂条石铺就。岁月的侵蚀,风雨的洗礼,依然未曾磨去它微红的原迹。两侧的古建筑,以木架构为主,造型格局各异。

祠庙会馆,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雕梁画栋,气势恢宏,是最具人文价值的景观。城北西门坡的朝阳宫,即为名声颇响的陈家祠堂。民国四年,由陈渠珍之兄,发动族人所建。陈渠珍是何人?在此之前,我对他知之甚少。查资料方知,被称为“湘西王”的他,胆识卓越,勇敢彪悍,治军能力令人叹服。沈从文与他,有着短暂的生命交集。在沈从文的记述中,他是极为自律的长官:每天天不亮即起床,深夜还不睡觉,年近四十也不讨姨太太。平时极好读书,以曾国藩、王守仁自许。

自然,建筑中,更多的是传统民居。古四合院式,极富民族特色。色彩以黑、白、灰为主,或以棕色漆覆盖。院落通透,栏廊质朴,窗扇可见精巧的雕花。古雅醇厚,亦不失闲逸。沈从文的故宅,便是此种风格。它落于清代,弥散着悠远的历史尘香。故居前徘徊,洞开的重门,让我眼前恍惚起来。络绎不绝的游人在隐去,导游声嘶力竭的喊声在隐去,蹲在墙影里卖斗笠的女人在隐去,世界寂下来。我仿佛看到未满十五岁的沈从文,从重门后走出,眼睛里带着野性,把单薄的身影和脚步声,留给落寞的石板街,就此开始了他作为一个军人的生涯,也开始了他对一本社会“大书”的阅读。是的,年少的沈从文,经历过很长一段与死亡共舞的日子。正是苦难的淬炼,和故土湘西的浸润,才成就了我们所熟悉的沈从文。他以一颗更为敏感而睿智的心,照见着这个世界的一切,然后将他所有的爱和悲悯,全部化成了文字。

“表叔和我都是在十二三岁时背着小小的包袱,顺着小河,穿过洞庭去‘翻阅另一本大书’的。”这“表叔”,指的是沈从文。而说这话的是黄永玉。凤凰的夺翠楼,乃黄永玉在回龙阁附近的仿古别墅。没去夺翠楼。他的故事,远比仿古的夺翠楼,更吸引人,更有古意。沈从文把湘西融进了文字中,黄永玉把湘西绘入了画。同样的骨格清奇,灵动细腻。当沈从文和陈渠珍等,被历史烟云所没,黄永玉是凤凰依然绽放的风景。据说他回乡时,凤凰就像过节一样,鞭炮齐鸣。

凤凰的古建筑,是蕴藉着浓郁的人文气息的。或许,正是有了人文的依托,它才会这般厚重端雅,风韵别具。在古巷里穿行,我时常会拿着手机,以微仰的角度拍。拍青瓦飞檐和蓝宇的优美融合,拍巷道两边穿斗楼阁的参差错落;拍半掩的小轩窗,以期看到灵秀的湘女,倚窗弄妆;拍门楼上悬垂的大红灯笼,仿佛望见素手纤纤,一一把它们点亮。似乎觉得,角度往上些,再往上些,避开市音喧嚣、俗尘汹涌,那些建筑的古意,才会更加纯粹,更加鲜明。

循着沱江去,在古城墙驻足。这紫红砂岩砌筑的城墙,是古城坚固的屏障。虽饱经沧桑,仍巍然于沱江岸边。我的手轻触着它。粗糙的质地,像老人浸满风霜的皮肤。石隙间冒出的丛草,在斜晖里投下斑驳的影子。城楼上是笑闹声,城楼下也是。唯这城墙兀自寂着,沉在自己的世界里,注视着缓流的沱江,回味渺远古老的旧事。

凤凰的吊脚楼,在古城墙的记忆里,想必是最有风情的部分了。

回龙阁吊脚楼群,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绕城而过的沱江,从前是供迁居而来的江西商人用的河道。他们会在一条条船上,载满了用木桶封好的桐油,沿河而下,运往他乡,而后再换了其他贵重物品回来。每每商船起行时,苗女们便会从吊脚楼的窗,探出头来,跟船夫水手们打招呼,央他们捎一盒胭脂,带一块布料。而今,自难见到这样的画面了。吊脚楼群依然在,新经修复,成了一色的客栈。从河这边望过去,扑入眼里的,是晾着的白色床单,是静着的秋千摇椅。有些窗闭着,有些窗半开,只是再没有抹着头油的脑袋探出来。商船也早匿迹。船是有。泊在岸边,原色的小船,统一模样的,专等游人上。付了费,江上转一转,纯属体验性质。远非沈大师笔下,翠翠爷爷古渡摆舟的情状了。

若说,凤凰的古,和其它古城的古,有何异?

一路游走下来,我似乎找寻到了答案。凤凰的古,在人文。这人文,在历史的长河里,一点点沉积,便会赋予凤凰人独特的内质。比如淳朴,比如率真。就像眸子清明如水晶的翠翠。美丽的湘西是琥珀,翠翠的璞真就是琥珀心。

在凤凰的巷道里,我的目光,总喜欢停留在和善淳朴的面影上。在转角的台阶上,女人眉眼低垂,嘴角漾着笑,不紧不慢地簪花环。她身旁的笸箩里,放满小朵鲜花。不起眼的小店门口,霜鬓的老人坐在矮凳上,手法娴熟地编草鞋。表情那般专注!青壮的苗族男子,挑着腊肉担子在卖。腊肉是好腊肉,地道的苗族风味,价也相宜。重要的是,他会对每个探问者,耐心地解说腊肉的储存和食法……在他们那里,我似乎看到了翠翠的影子。

另有些地方,比如,店铺林立的食品街。置身于中,总感觉到一股焦躁和市侩气,暗涌般在悄然泛滥。晚间,居然找不到合适的饭馆吃饭。大大的海报,立在门口。明码标着价,菜品也蛮丰富。架不住店家黏腻的招邀,进去,落了座。拿过菜单,却傻了眼。菜价一色翻倍了。气闷质疑,对方却贴过笑脸来,说菜量不同,自然价也要涨。如此被愚弄,哪还呆得住,立刻灰灰出去,换别家。别家似乎约好了似的,如出一辙。孩子想去洗手,向一服务员装扮的女人打听洗手间。女人很不耐烦,撂了句:没有,没有,其它地方找去。扭身又堆出一脸谄媚,旁近邀客去了。孩子转了一圈,才发现女人店里就有洗手间。此类事虽小,但倘若遍地开花,小便不小了。“翠翠”们不“翠翠”,为追求私利最大化,钱眼里钻营,不惜让商业节操碎一地。凤凰城的开放,为凤凰人提供了许多赚钱的商机。遍地商机是好事,然,如此借古吃古,任性挥霍、肆意糟蹋,好吗?

怕是,当人心不古,不懂守护和传承,再深厚的人文根基,也会被消磨殆尽。无人文的依托,凤凰的古,还能古多远呢?

当人心不古,不懂守护和传承,怕是再深厚的人文根基,也会被消磨殆尽。无人文的依托,凤凰的古,还能古多远呢?

赞赏

长按







































郑州白癜风治疗中心
白癜风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zn/83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