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指南 >> 诗语部落别样凤凰别样情朗诵者施
诗语部落
这里就是你的声音,这里就是你的广播。
在这里,我们将用优雅的文字与动听的声音传播“诗意生活”正能量,在社会浮躁的潮汐里找寻心平如水的淡远。
嘉宾
朗诵:施夏青岛市广播电视台播音指导
回音
读过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人,都会在脑海中描绘一幅湘西的水墨丹青,画里有翠翠的爱情,有渡口的等待,有哀怨,有盼望。于是去到湘西的朋友总有一种情结,希望那里的一切都是“凝固”了的:那里的渡口还在,那里的山还绿、水还清,那里古巷清幽,那里民风淳朴。看到一位老表,一定要想他是刚下了渡船的;见到一位穿着布衣面庞黝黑的小妹,定是会说这就是翠翠的样子吧……
郭晓勇先生的散文《别样凤凰别样情》,正是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凤凰古城的眷恋与牵挂——置身于凤凰古城,他带我们听沱江涛声,观凤凰古街,寻沈翁情怀,品湘西风情。那古老的街道、垂悬的吊脚楼、房檐下高悬的灯笼、目不暇接的家庭客栈广告招牌……在作者看来都是久远年代湘西民风的遗韵,进而期许能留住对这一份弥足珍贵的守望。
去过古镇的人,面对那清幽的青石板,粉墙黛瓦,檐角青牖,木雕石刻,那充满诗情画意的回廊落月,小桥流水,总能带来悠悠思古之情,留下无穷的遐想与留恋。而这篇《别样凤凰别样情》,却首先是因了沈先生的文章——那曾经带给文学的一泓静美之水,穿越了时空,超越了文化,与现代人的一脉情思合流,静默中悄然显示着文字的力量!
当读着那“霞光、灯光将墙头屋檐明明暗暗地燃烧起来,又投向轻歌慢语的沱江”(《别样凤凰别样情》)这样优美的话语时,我想,念念之中的湘西凤凰,已不仅仅是悠悠思古情,更是要挽留住人们心中那份原始质朴的爱吧。
思及此,不禁也生出去老街走一走的冲动了。
语者:施夏
作品
别样凤凰别样情
郭晓勇
读过优美而哀伤的湘西画卷《边城》,知道“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的沈从文;而读了严峰《翠翠的边城》,才明白何处为“凤凰”…
严峰曾是我的同事,更是以兄弟相称的挚友。我与他相识于胶东,共事于东北。后他调往长沙,我回北京,虽异地相隔,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在《翠翠的边城》里有这样一段文字:“沈从文先生的家乡在湘西凤凰,又因为他的名著《边城》,于是,不少人把凤凰当作了边城。”此时我才顿悟,自己当属那“不少人”之列呢。也正是豁然于“凤凰”与“边城”之异,更唤起了我对凤凰热切的期许。
初秋,当北方开始收起它夏的炽烈而将深沉、辽远与清旷投向万里平畴时,似水如梦的湘西凤凰竟与我走近了。凤凰的确风情别具。在有关古城名字由来的两种说法中,最精妙的诠释当是远古时代,一对凤凰从这里拍翅而起……
微雨过后的凤凰,处处透着清灵。淡淡的薄雾层层环绕着远近浓绿的山林、黛色的农舍,更有青绿的田野、青绿的山峦和青绿的沱江……好一幅山水佳作。
沱江是一条河,清澈见底的河水依小城边廊缓缓流淌。沱江南岸紫红沙石砌成的古城墙,沉默着往世洞察的一切秘密。水流悠游缓和,乌篷船上艄公双桨轻摇,涟漪中水草摇曳…...
撑杆顺水而下,江上渔舟荡漾,河畔笑语欢声……循声望去,挤满河岸的浣衣女,嬉闹中将沱江平静的水面拨弄起一抹抹皱褶,那道道柔波和着一个个清丽的倩影,悠悠然四下扩散开来,如花般绽放……
依岸边山坡而建的,是古老而奇特的土家吊脚楼群。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高低参差错落、古色古香的吊脚楼垂悬于河道之上,充满了力量之美。
如今,沱江河畔和旧街附近的吊脚楼主人,大多将自家的楼舍开办成家庭客栈或酒吧。能在这里住上一晚,枕沱江潺潺之流水,听舟上天籁之曲调,谈湘西曾经的墨客雅士,议湘西的文韵风情,静心体味这民风民情,岂不惬意?!
暮色已至,霞辉铺满整个河岸。在二楼,低颌所见,座座楼影倒映于清流;扬眸所望,残阳映红河上点点渔舟。当那淡金色将吊脚楼顶的山光压下去、又将楼底的水色泛起,房檐下高悬的灯笼和江面上飘动着的点点荷花灯一起,将夜的凤凰染得愈发璀璨…
我知道,这灯火,正是淳朴的当地人对我们这些异乡客真诚的挽留…
谁能抵得过凤凰的诱惑呢?为了留住凤凰城迷人的夜色和破晓的晨曦,我谢绝了返回湘西市府吉首下榻的盛情,决定在沱江河边住下,品味沱江,品味吊脚楼之风韵。
夜更深了。凝望夜的沱江上星辉灯火,我仿佛看见这里昔日的烽烟,耳边响起那疆场军骑的嘶鸣…看不见的字迹呵,该记录着多少被遗忘的哑默故事…
走进凤凰古城区的临江老街,眼前是陈年的砖墙和古朴的木板门槛。老街说是街却没有多少店铺,最惹人眼的是目不暇接的家庭客栈广告招牌。
临街的房屋几乎都敞开着门扉和窗子,坦然地任游人尽览。我惊异之余又多有慨叹,这不正是凤凰人的胸怀!
街巷清冷而洁净,间或有挑着山货、挎着背篓的男女穿过阡陌交错的长巷,步履匆匆。廊前檐下,老妪、孩童惊异的目光,初来访客新奇的凝望,和着青石板的曲幽光亮……神秘的老街景致,分明透摄着那久远年代湘西民风的遗韵:守望。
城内中营街10号,是沈从文先生故居。这是一座明清建筑风格的小巧四合院。年12月28日,沈先生在此出生并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期。15岁时,他从这里走了出去。虽然此后沈先生大半生都在北京生活,但他的作品几乎都与湘西有关。
沈先生一生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多万字。代表作有著名的《边城》、《长河》、《从文自传》等。很多人对湘西和“边城”的了解,就是从沈先生的作品开始的。
一生漂泊,大部分岁月在异乡度过,但沈从文的心却始终萦绕在这片土地上。年5月逝世后,按照先生的遗愿,他回归故里,“安居”于听涛山下:回到了他用一生情感守望的故园,无论地理上还是精神上。
我们掬一捧繁茂的野花来到先生墓前,怀着崇敬,默守虔诚,沉浸缅怀……
浅暮里,我们从沈先生的墓地返城来到虹桥。虹桥又名“风雨楼”,横卧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最古朴最悠然的风景。
离开凤凰的前一日,几近黄昏,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几许开心几多收获。
我笑了。手握听筒,我又见薄暗的街路上那一扇扇朱门和那晃动着、带着浅锈的门环儿。晚霞慵怠地倾淌下来,斜进深幽的巷子。巷口的街灯亮了,万家盼归的灯亮了。灯火从窗棂门缝漏出,霎时,这霞光、灯光将墙头屋檐明明暗暗地燃烧起来,又投向轻歌慢语的沱江……
凤凰,不知何时我能再听你的讲述,一如不知我心底漾起的,是对你的释怀还是更加执着的牵挂。
归来了,凤凰仍溢满心头。人,每每陶醉其中。我知道,我的心已留给了你——别样的湘西,别样的凤凰……年10月5日于北京静远轩
参与
电台收听
青岛经济广播FM.9周六17:00-18:00《诗语部落》
官方北京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甘露聚糖肽 说明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zn/6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