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一定还没有欣赏够,所以小编将发现的一篇美文与你共赏。
凤凰游记
作者:渔娘
从长途大巴上拖着疲惫的身躯,一脚踏在凤凰古城厚重光溜的石板路,浑身倦意殆尽,身边人流顿感隐退,好像天地间唯我独存。情不自禁深深地吸着略带潮湿的空气,摒弃所有尘世杂念,恍若时空里只有这灵秀的山、寂静的水、旷远明净的天空。
放慢脚步,我就像一位与生俱来生活在这小镇的一份子缓逶而行。放慢脚步,收敛气息,怕自己吐纳之气浊了这青山黛水积年沉淀的灵气。
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赞叹这是中国最美的小城,这颗“湘西明珠”确实是名符其实的小城,小到城内仅有一条东西走向小巷。那是一条古色古香的白墙灰瓦的小巷,没有车轮对她的践踏、没有汽笛对她的喧扰、没有车尾汽对她的荼毒。但熙攘如织的游人、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还是让这条小巷分外拥挤。不时有佩戴古朴银饰、穿着靛蓝扎染裙装、皮肤白皙的瑶家阿妹,或背着篓从游人中轻快走过、或端坐店面静候光临小店的顾客、或一边播放梵音一边用梭在传统织布机上编织亚麻披肩。小巷尽头,就是清凌凌的沱江。沿着缓缓的斜坡,登上了虹桥。桥,恰似一弯雨后彩虹横卧于沱江之上,故名“虹桥”。又有些许历史典故,有说是朱元璋为斩觊觎者龙脉而建,也有说是某县令为沱江改道而建。真正吸引人的可能是其选址高明,凤凰八景之东岭迎松、南华叠翠、奇峰挺秀、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楚阁回涛、山寺晨钟、兰径樵歌尽数览与眼底。景景相连,桥景相溶。全身散发着厚朴雄健气息的风雨楼,园拱门顶上用曙红色大书“虹桥”二字衬在青色砖上格外醒目,两侧壁上镌刻着由黄永玉撰的对联:今宵皓月,谁在回龙潭上,华灯楼船,彩影荡漾,弦歌映山映月;照眼春阳,廊桥正午时分,醉空雅旅,游侠高僧,靓景如梦如诗。我斜倚着石栏,凭栏而望,凤凰小镇凭山依水筑成,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逶迤远去的青练,与那忽隐忽现的雾气。一道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河边设了许多码头,密密匝匝湾着蓬船,船尾缀着大红灯笼,多是供游人把玩的,不似以前,用着去河边下游运来桐油、青盐、染色的家织布以及其他杂货。可能因为平地有限,镇上人家的房子都设有吊脚楼,一半岸上一半水中与河对岸的古城墙一道,弯弯曲曲楼林接次顺水而去。一串串如同花饰般的灯笼从吊脚楼两侧檀木雕花屋檐上垂下,想来夜幕降临时,在门廊口铺上一层暖暖地迷离地色彩。用手摩挲着每一根栏柱,转到桥的另一半,视野豁然开阔,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峰高耸,寒树错错,狭窄处,从流湍急如离弦之箭,激起浪花无数。宽阔处,水流平缓,清澈澄深,低头就能看到小鱼和河底的卵石。思绪飘远处,冥想那曾经顺流放排而去的阿哥,是否为了倚在这风雨楼石栏,眺望的阿妹,捎回一副银钗子、一盒胭脂粉儿。
走进风雨楼,又是一番风光,这是唯一一座桥上设有街面的石桥。内侧各有几间厢房,朴素而迷人、原滋原味的楚巫文化,别具一格的苗族服饰,玻璃吹画,蜡染披肩以及格调清新远古的骨饰、银饰品,还有那些色香味齐全的特色小吃,看着就让人口舌生津,流连忘返。
下了虹桥,沿着河边古城墙一路慢慢行来,行得半里许,虹桥已模模糊糊隐在沱江隐隐绰绰的水汽里。最具有特色的是那刚齐水面的跳跳桥,游人行在上面,还疑似古人传承下来的凌波微步,遗落这僻世处,尽是世外高人。
我偏爱的还是跳跳桥后面的石拱桥,桥拱和水面倒影相映成一轮满月,波光粼粼,像随手洒下的一把碎银,如众星捧月,没有现代科技的僵硬,也没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妩媚、两岸两岸杨柳桃花的妖娆。它就这样安静的卧着,静谧,娴熟。短短的一段河面,三座构思奇特、风格迥异的桥横跨其中。虹桥雄厚雅建,跳跳桥俏皮活泼,石拱桥古朴典雅。把凤凰古城悠远的历史,人们的勤劳智慧彰显淋漓。
薄雾中的凤凰,因少了尘世纷扰,尤显寡淡、淸宁。自然与人文在这里毫无唐突的交汇,厚重的历史与新颖的时代朝流在这里完美合拍,未知哪朝、又未知哪代,有了这凤凰的山凤凰的水,又孕育出多少英雄儿女,文人墨客,朱元璋、陈斗南、沈从文、熊西龄······又曾有多少名士贤人来此游历,现如今都湮没无闻,寂寂然消失于尘壤中,映江之月,缺了又圆,圆了又缺。唯沱江水静静的流着,带走了历史的糟粕,洗涤了尘世的纷扰。沱江的水永远就这样流着,或平舒静好,或奔腾咆哮。
注:图文均来自网络。
白癜风医院哪家强白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