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景区 >> 厉害了原来除我大蓝鲸外,还藏着这么多
潮人说:南京的繁华、岁月,无论是在曾经亦或现在,都是那般令人怀念、向往!
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南京有着悠久的岁月和厚重的文化沉淀
或许是对南京有着别样的情愫
在湖南这座城市的版图内
有不少地方都有着“小南京”的别称
而这些“小南京”的背后都有它的故事...
湘西“小南京”—浦市古镇
(摄影部落—扎西德勒)
虽然它是湘西的四大古镇,然而却低调得让人难以寻觅。这里与我们生活的都市不同,这里与我们去过的古镇也不太一样。这里似乎不是一个供人游玩的地方,而是游子的故乡。
(图:HPA
刘向荣)这里曾是通达川黔的重要驿站,也是湘西水陆交通的要冲。浦市镇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曾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商贾云集,灯火万家,故而被称为湘西的“小南京”。
(摄影部落—扎西德勒)
此外,湘西的永顺芙蓉镇(王村)、龙山里耶、凤凰镇竿(现凤凰古城)因水陆交通便利,商业繁盛,也有过“小南京”之称。
怀化“小南京”—洪江古商城
洪江古商城在古时的名头很大,有“小南京”的美称,为湖南重要的商贸中心。如今,洪江古城因明清古建筑群保存完好,全国罕见,又被誉为《清明上河图》的活版本。
xhb
在怀化,还有一个在规模和繁华程度稍逊于洪江古商城的古镇——托口镇,它曾经也有“小南京”的称谓。不过,这座沅江边上千年古镇因湖南托口水电站下闸蓄水,已永沉江底。
邵阳“小南京”—高沙镇
高沙镇距邵阳市洞口县16公里,迄今有余年历史,历来为湖南大镇。又因历为湘西南最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之一,素有小“南京”美称。
邵阳武冈的浪石村曾为当地的物质集散中心,也有“小南京”之称。
娄底“小南京”—蓝田镇
蓝田镇之所以在抗战时被称为“小南京”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一是,抗战时湘北地区,特别是长沙战事吃紧,大量难民和26所中学,乃至10所大学先后涌入蓝田;二是,战时经济的繁荣,食品公司的开设、大型纸厂等等相继在蓝田这个小镇建立;三是,抗日军队在蓝田建立了军事机场,使蓝田成为重要的军事基地。由于战时,蓝田经济、文化、政治地位的彰显,而有了“小南京”的美誉。
在娄底,位于涟源的杨家滩和新华的洋溪镇也因和蓝田大致相似的原因,有过“小南京”之称。
常德“小南京”—津市
一说起常德津市,便想起了牛肉粉。津市因靠洞庭,水运便利,为湖南六大良港之一,从前是湘鄂边境和九澧流域的中心商埠,自古便是商贾云集。抗战时期,随着武汉等城市的沦陷,洞庭湖水域局势紧张,而津市还能偏安一隅。因此,移民涌入,人口一度达到10万,使得津市商务超过益阳和湖北沙市,一度鼎盛。从而有了“小南京”的美誉。
(deng
)此外,常德市和桃源县的沙坪镇在历史上也曾有过“小南京”之称。
“金湘潭”—“小南京”
湘潭历史悠久,在明代时,湘潭城因水陆交通便利,商铺云集,绵延十余里,就有“小南京”之称。又因,湘潭县是内地与广州贸易的运转地,是全国四大米市、四大药都之一,富甲全省。王闿运称其为“天下第一壮县”,获得“金湘潭”的雅号。
湘潭县的花石镇也因为其显著的地理位置,自古为贸易重镇,也有“小南京”之称。
郴州“小南京”—瓦窑坪
现在的瓦窑坪只是郴州的一个小山村,走近它,很难想象到,这里曾经一度繁华。自汉代起,瓦窑坪便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驿道,也是郴州通往衡阳、长沙的水陆的起点和终点。瓦窑坪古时叫做安金市,宋代这里开始开窑烧瓷,因制作精美,供不应求,因而被称为瓦窑坪。到了明代,瓦窑坪达到鼎盛,南北货物川流不息,有了“小南京”的美誉。
(
望江兴叹s)除此之外,郴州桂阳的樟市镇因为当地的重要港口、资兴的蓼江镇因为资兴北部的商贸重镇,同有“小南京”之誉。
永州“小南京”—码市镇
码市镇,位于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是瑶山古商埠。这里是湘、粤、桂边界最大的粮食交易市场。抗日战争期间,长沙沦陷,湖南省民政厅等机构迁入,市场更加繁荣,码市镇时有“小南京”之称。
(得过且过(wj))
益阳“小南京”—兰溪镇
兰溪,一个不大的镇子,但是却有浓厚的人文气息。杜牧游历此处写下“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后香”的诗句,此后这个地方便以“兰溪”为名。因为镇外有兰溪河流过,水陆交通极为方便,自古商贾云集,贸易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兰溪米市是全国十大米市之一,素有“小南京”的美称。
衡阳—“小南京”+“小上海”
衡阳是一座在中国抗战史上极其英雄而悲壮的城市,它是中国境内唯一被日军炮火全部炸毁的城市,由此可以想象48天的衡阳保卫战是何其惨烈。
(XIANG_哥)
在八年抗战中,自年武汉失守时起,衡阳成为与重庆、昆明并列的战时中国三大中心城市,其税收列为全国第二位,因有“小南京”之称。
株洲“小南京”—醴陵沩山村
沩山村距离醴陵市区15公里。如今落寞的沩山村,曾经有一段辉煌的历史,曾经它被称为“小南京”,而这一切归结于两个字“陶瓷”。
这里从宋元开始烧制陶瓷,至今还有余座古窑遗址,堪称“千年古窑村”。清雍正以后,沩山村的陶瓷业达到鼎盛,是著名的中国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地。然而,进入20世纪,由于交通限制,醴陵的陶瓷产业转移至醴陵城区,沩山村也因此逐渐落寞。
株洲的千年古镇朱亭古镇,因自古为湘潭、攸县、衡州、醴陵货物集散地,至清雍正年间,朱亭建有码头,成为湘潭县丞衙署驻地,达到鼎盛,有“小南京”之称。
编辑行走的蜗牛壳
来源:长沙周末游、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投稿:njcsh
qq.白癜风的最初症状白癜风医院乌鲁木齐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