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长城考察威远古城凤凰古城大河堡长城考

发布时间:2020-9-21 9:27:39   点击数: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年7月17号,大同长城文化旅游协会近三十人冒着时断时续的丝丝细雨进行了一场右玉威远古城、平鲁凤凰古城和大河堡长城考察之旅。在明代,这些都是属于大同镇七十二城堡之中的城堡。

是日,天上下着时大时小的雨。早上七点,我们到了高速入口处。但原先早已定好的赴忻州考察长城,与忻州长城学会同仁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因雨天有雾高速公路七座以上客车禁止通行,忻州之行只能取消。坐在四十几座大巴车上的我们,临时决定去平鲁境内的将军会堡及其周边几个堡寨进行考察。却又因去路上有限高设施,客车难以通过,只得再次改道到右玉威远古城、平鲁凤凰古城和大河堡考察。

车行至青瓷窑时,雨就停了,但天仍是灰蒙蒙的。沿途到处是挺拔的排排绿树和绿油油的庄稼,一眼望去,一派生机勃勃、丰收在望的景象,令人心旷神怡。

一路上,长城专家、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副会长吴天有老师、滔滔不绝地给大家详细地讲解大同的历史、大同长城的历史及其分布情况,听得人们如醉如痴,大呼不虚此行。

由国道,向西经过左云、右玉,我们于九点多到了威远古城。这是一座有着多年历史的古城,明代为威远卫城,现在是右玉县最大最繁华的一个镇——威远镇。

威远古城位于右玉县西部,距县城10公里,境内有苍头河干流。古城原为汉时中陵县,四周分布有许多汉代墓。威远汉墓群包括树儿照、南八里、进士湾诸墓群。

威远堡于明正统三年()设卫筑城,屯兵护边。嘉靖二十八年()重修,万历三年()砖包。原设四门,东宣阳、南崇化、西宁远、北靖朔,外皆有瓮城,上各建有门楼、敌楼32座。明代内设巡检司、千总各1员,有官军名,马匹,嘉靖三十九年()设威远路,添设参将1员,中军守备1员,有兵名,马90匹。清康熙六十一年()改设千总1员,守兵名,马6匹。

威远古城人文积淀厚重,是右玉文化的发祥地。明清两代,威远城内外的建筑很多,既有威远卫所、参将署、巡检司署、中军署、千总署、守备署,还有文庙明伦堂、神机库、粮仓、草场、监狱及各种庙宇50多处。城外建有社稷坛、历坛、风云雷雨坛及专门收养孤寡老人的漏雨泽园。现已全毁,颇为遗憾。

长城专家、大同市长城文化旅游协会副会长刘志尧先生,曾遍游大同镇七十二城堡,并为每个城堡赋诗一首。其诗作都收在诗集《行囊诵声》中。为威远古城作的诗曰:《威远城》“威远重镇立边陲,县衙乡府曾扬威。破墙断垣岁月逝,古建城门今不在。”

古城镇上现有人口多人,多为老人、孩子,镇子的街道长米。镇中心的大街上,人流众多,水果、蔬菜、肉类、小吃等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镇里也有颇具规模的卫生院,人们的卫生健康基本上得到保障。镇子的四面城墙都有保存,只是参差不齐,部分损毁,不过可以想到曾经巍峨壮观的样子,但四个城门已不在。一座建了30多年的戏台倒是惹人注目,孩子们基本都在10公里远的右玉县城读书,原来的中学也就废弃了,三层楼的旧址还在默默地述说着昔日的故事。

我们走近四面城墙,一一拍照、录像,记录在案。在从街道走过的路上,我们不断地洋溢着幸福笑容与当地老乡攀谈,从过去的生活谈到现在的变迁,感慨万千。我们也走进榨油坊,看金黄鲜香的胡麻油不断地压榨出来;到小超市、小卖店看琳琅的商品;跨进院落,看屋顶有兽脊的新盖瓦房,再看旁边已不住人的陈旧的窑洞和将要推倒重建的土屋,有一种强烈的时空倒转、新旧生活对比的感觉。可以看出,相对那些边远长城地带的百姓来说,在党的富民政策的照拂下,这里村民的生活是富足的,人们内心里的感受是满意的。

在这里发现的一个瑕疵就是,镇的入口处,一块年立的碑,该叫做“威远古城”的,却作为“威远古堡”叫了,实在是憾事。毕竟当年的威远是设立卫城的。

在“威远古堡”碑前合影后,十点半,车沿山间公路向西南方向而去,映入眼帘的满眼的绿和大片大片出现、转动得摇曳生姿的风电塔架、叶片,煞是醉人。

11点半,我们进入了凤凰古城,也就是明平虏卫的所在地。

凤凰古城也称平鲁古城、旧平鲁。是明代嘉靖至年间平虏卫(后改为平鲁县)的治所,为大同镇分巡冀北道西路所属。

传说平鲁城筑城选定城址时,一只凤凰落在附近的北古山(也作北固山)上,筑城者视为吉兆,遂城于此,因以得名菲尼克斯。另说是由于平鲁城的布局如凤凰展翅而得名。由于年县治移至井坪镇,这里也被称为旧平鲁。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城土筑于成化十七年,万历二年砖包,周六里三分,高四丈。本路参将驻扎,原设有平虏卫及守备官,除援兵外所领见在官军一千六百六十六员名,马骡一百四十五匹头。边一十九里九分零,边墩二十五座,火路墩三十五座。本城北面邻山,凭高之势险与虏共之,东西邻冈,勾杆易及也。地固随在皆冲,而大水口等处更甚。边外汾水河一带,酋首小四台吉等部落驻牧,通板升。嘉靖间岢岚、应、朔之变,俱从此溃入,往那吉请降,俺答围城月余,城乏薪水,几不自全。议者欲联城接墩以扰全山之势,削冈开渠以豫桑土之谋,盖保障之至计云。”由此可见其历史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凤凰古城城址依山而建,北高南低。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和瓮城。在明清时期,是西口古道上的一座集商贸和军事作用的重镇,城内居住军民人等近万人。南来北往的商贾、驼队云集这里,交易歇脚,熙熙攘攘、一派繁华景象。

年3月21日,平鲁城列入第一批朔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政府为开发旅游,开展了邻街老房仿古改造、景点修复与重建工程。

这里是平鲁重金打造的一个旅游大镇,人口众多,市面繁华。东、西、南三面城门,均为重新修建。镇里以北固山为最高点,新建的北固山景区占地多米,钟楼、鼓楼、千佛寺、聚仙岩、祈雨台、财神庙等景点布列其中,磅礴大气,融儒释道三教于一山,山岳壮观,规模宏大,色彩艳丽。位于海拔米山上的五层重檐凤凰阁更是引人入胜,震人心魄。“固山巍焕”为平鲁古八景之首。

刘志尧先生如此咏凤凰古城:《平鲁城(凤凰城)》“文昌阁耸北固巍,形似凤凰向北飞。篷角若腾两飞腿,方醒双翅朝南归。北城庙群姿壮美,南门关城万丈围。教场筑墙又一城,圐圙串套游戏牌。”

古城井字型的街道星罗棋布,凤眼、杨家宅地门楼、贺龙路居旧址、参将署、上马石拴马桩、乐楼、文佛阁门洞等景致散布于北固山对面的大街上,吸引了无数的游人。

登了无数级台阶,进入凤凰阁观看毕,又居高临下瞭望对面密密麻麻的街道、民居和人来人往、叫买叫卖的百姓,心头满是欣喜。

在杜记粗粮馆吃过令人馋涎欲滴、回味无穷的地道美味农家土饭,我们来到新修的南城门。城门顶上有“凤凰城”的牌匾。登上城墙,四处极目远眺,从北固山蜿蜒而下,四散于城堡周边、起伏有致的长城历历在目,郁郁葱葱的森林和排列有序、人气氤氲的市井街道尽收眼底,令人顿生置身人间仙境之感。

待得下得城墙,穿过门洞,眼前是一座小桥和出城的公路。两侧则是旧土城墙和原来的旧城门。这个城门保存还算完好。对面城墙下,立有一块儿于年的红字“平鲁城址”碑,旁边还有一块儿黑色字体的“平鲁城址”碑倾倒于草地,无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d/77361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