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凤凰落古城沃土育英才

发布时间:2020-9-21 9:26:10   点击数:

沈从文捐赠设立在凤凰古城广场的铜质雕塑

沱江边有一座依山傍水、风情万种的凤凰古城,两岸的吊脚楼群、城内长长的青石板街道、古建筑群、沈从文故居、城墙、虹桥、万名塔、文昌阁……

这些景物装入画框,别有情致;还有宽阔的沱江江面上时常蒸腾起浓淡相间的水雾,还有偶尔划过的载客渡船,还有盛装打扮的苗家阿妹、土家族阿哥,悄然流转,交辉相映,让这座古城恍如隔世仙境。

映入沱江的苗家吊脚楼沈从文的故乡情愫

来到凤凰古城,除了览胜之外,身为“文青”的我,自然要寻觅一个绕不开的名字——沈从文。正是因为他,凤凰才走进了大众的视线,让这座丘陵中的小城走向了世界,正如因为吴冠中的探究让世人揭开了武陵源的面纱。沈从文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他对湘西的眷念一直在心间,在他抒写的字里行间。

年冬季的一天。木船、帆影,晨曦、夕阳、晚霞、月光,镶满了沱江干净的河面,一个书生从桃源坐船回凤凰,怀里揣着写给女人的信。在文中最浓烈的情感只三个字:“我爱你。”那些字词里,那些对恋人张兆和的思念、信纸边的画画,一切的一切表明:年,张兆和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沈从文是世界上最痴情的男人。

由此,我们一行循踪来到沈从文故居。沈从文故居位于凤凰古城中营街10号,建于清同治五年(年)。故居是一栋四合院砖木结构平房建筑,占地平方米,平面布局成两进,屋内装修十分考究,是南方宅院的典型代表。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从文(一年),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先生在故乡度过幼少年时代。他为文坛奉献的《边城》、《湘行散记》、《从文自传》等作品,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被誉为“乡土文学之父”,曾两度被评为诺贝尔文学提名奖。晚年从事文物研究后,曾发表多篇文物专著,特别是《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实地踏访之后,感觉这座古城有四个风凰,一个流浪在沈从文的边城里,一个跳入黄永玉的荷塘里,一个躲进宋祖英的背篓里,一个徜徉在路易·艾黎的足迹里。

古城石板路上行走的苗族妇女凤凰英雄之城

年,卢沟桥事变爆发,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嘉善之战是淞沪会战的一个分战场。嘉善之战中,日军作战部队为号称“丛林作战之王”的第十八师团,素以凶残著称,主要对手就是中国的国军。师由湘西苗族、土家族、回族、汉族等组建,拥有“竿军”的荣誉。师出征淞沪抗日前线时,凤凰全城百姓夹道欢送,当时湘西子弟们高喊“竿军出动,中国不亡”等口号。很多人穿着草鞋,背着大刀,拿着土枪土炮,就这样不远万里奔赴浙江抗日前线。

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师采取夜战、近战、白刃战战术,与日军展开血战。日军每天动用30~40架飞机、投掷炸弹多达千枚,每天白刃拼刺达几十次。每次日军飞机轰炸之后,日本兵就嘶叫着杀向湘西军人,被湘西军人挥舞大刀砍杀回去。双方从清晨厮杀到黄昏。半夜,湘西黑旗大队又杀向日军大本营,双方你来我往厮杀了七天七夜。

嘉善血战,师痛歼日军,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师伤亡人,日军伤亡数字也差不多。师受到国民党政府最高统帅部嘉奖,消息传到凤凰城,当时整个凤凰城挂满了白幡,几乎家家戴孝,祭奠阵亡的竿军将士。

凤凰,一座英雄之城

如今,沱江两岸的酒吧经常会传出《斯卡布罗集市》之声。“香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叫她替我做件麻布衣衫,上面不能有接缝,也不能用针线。她就会是我真正的爱人。”曲子怀旧,凄美。音韵扣入心间,感觉就是在缅怀二战时在嘉善壮烈牺牲的凤凰汉子。

王湘翼的故事

这个雕像的原型为王湘翼(茁亦摄)

沱江之畔。一座脱衣救人的铜像惹人注目。导游杨杨介绍:铜像的原型叫王湘翼,是位老师。年,凤凰古城发大水,沱江水位上升。上学的孩子们为了不影响学习,照常背着书包上学。在淌水走过平常的石板路过江时,因水流湍急,孩子身小,6位学生不幸被大水冲倒冲走。此幕刚好被去学校的王湘翼看到,他来不及多想,脱下衣服,奋不顾身、箭步如飞地跳入大水中,将落水的6位学生救起,而自己因体力不支,洪水太大太猛,不幸遇难。为纪念王湘翼舍己救人的壮举,著名画家黄永玉亲自设计了王湘翼铜像。

丽烨摄

从凤凰回来的第五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境竟然破天荒地的是凤凰古城。梦醒时,迷迷糊糊看到自己的左边是凤凰的吊脚楼群、右边是家中的窗台,前方是与凤凰古城吊脚楼颜色近似的城墙。脑中在思忖着:这是在哪?是在凤凰吗?遂坐了起来,再环视了一番,模糊看到的是屋子里左边矗立的衣柜、右边的窗台和与凤凰古城吊脚楼颜色近似的房门。

“哦!是在家里,在梦中!”我静静地品着魂牵梦绕的余味,慢慢睡去。

文字:雅琴

图片:雅琴丽烨茁亦

编辑:方莲新来

审校:德飞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d/7736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