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关于旅游的新闻多了起来。最近,湖南凤凰县政府低调地发了一个函。主要内容是说,景区合作经营三年试营期马上到期,凤凰旅游整合经营主体几经磋商没法达成合作协议,为考虑各方利益,4月10日起暂停景区验票,保留景点验票。这意味着,3年前,不顾千万人反对,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推行的元捆绑式大门票要取消了。这个消息来得有点突然,相对3年前引起的巨大舆论浪潮,这一次“回头”显得更为平静。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度的反转,引发了一些看起来相互矛盾的看法,比如有人乐观地形容这个新决定是“迷途知返”,另有人则黑着脸说这是“始乱终弃”。可见,人们内心深处的核心隐忧还是没有彻底消除。原因可能是,当年一意孤行推行捆绑式门票,到如今低调地放弃这个设置,背后的运作逻辑是一样的,即都是管理方在暗箱里的操弄,跟阳光民意无关。这些管理方,包括参股的地方政府、旅游管理公司,他们相互博弈,形成不确定的决策。运气好的时候,他们的决策可能顺应民意,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就罔顾民意。这个新的规定背后不够明朗的管理权分配,尤其是政府在其间不够清晰的角色设定,依然没有根本性改观。只要“我是为你好”的强势管理方式没有根本性改变,人们就不可能完全乐观。看见这个新决策,有人猜测说,看吧,当地管理部门终于还是要遵循市场规律。毕竟,昂贵的门票会把游客挡在门外,人们会用脚投票的。面对这个乐观的想法,我实在不忍心泼冷水。其实,捆绑式门票没有减少管理方的收入。当地公布的数据表明,实施这个大门票制以来,管理方的收入是在逐年上升的。真正因这项机制受伤的,是景区里的商户,以及当地的居民,而且没有人去统计他们的得失。泼冷水有利认清一个现实。“门票经济”之所以盛行,粗放的旅游管理模式之所以不被市场淘汰,除了当地管理部门的短视和傲慢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景区从来不缺游客。再怎么烂的旅游管理,再怎么单调乏味的旅游产品,乌央乌央的游客总能把景区挤爆。万事都得看未来和趋势,真正的问题在于,如此粗放的野蛮生长,能够持续多久?设想,只要建起围墙,坐在狭小的小窗口后面卖票,一个笑脸的代价都不需要,便能赚得盆满钵满,哪里还会有动力去改善游客的旅游体验、提升旅游服务的质量?但是,随着富裕的中产阶级的崛起和增多,他们无疑会更加注重旅游的品质和细腻体验,而不仅仅局限于“到此一游”。当钱包里的旅游预算,只够留在国内,人们不得不忍受低品质的服务。可当他们的旅游预算增多,足够飞到国外,祖国的大好山河是否还能留住他们,就是个问题。这些年来,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喜欢国外旅游。他们去日本看樱花,去巴黎喂鸽子,去塞班岛办婚礼,还特别愿意在当地大把花钱,甚至买个中国产的马桶盖回来。相反,来中国旅游的老外人数却越来越少,而且都不太爱花钱。一出一进的逆差不断在增大。这东西,讲再多爱国主义的口号都没用,投放再昂贵的户外广告也未必有效。最终,还得靠摆脱粗放的“门票经济”,改善和升级旅游品质。年,国务院曾专门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其实,旅游业的趋势很清楚,道路也很明确,就看各地景区的管理部门开不开眼。这一次,凤凰古城废弃3年前的决定,貌似是一次正确的“回头”。但老实说,这只凤凰是否就此开了眼,还很难说。
(文/曾炜)
长春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是怎样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