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景区 >> 闻立鹏我的艺术更加追求这体悟境界与情感
具有鲜明个性的画家,找到了具有鲜明个性色彩的语言,铸造了独特的绘画风格,这是我对油画家闻立鹏的评价。当然,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专业的油画创作者,闻立鹏在油画理论上的建树、对发展油画事业的热情以及他多年来从事油画教学活动的贡献也为人们所称道。他遵循艺术规律,尊重艺术科学,坚持真理,不为艺坛上的任何歪风邪气所动摇;他反对艺术保守主义,也反对民族虚无主义,积极主张艺术革新;他爱护青年,不断从青年中汲取前进的力量;他把推进中国绘画在社会变革大潮中发挥更大的审美功能作为己任,著文,演说,组织教学。正是这一切,使闻立鹏在当代中国美术界备受人们尊重。
——摘自邵大箴:《力和美的交响——读闻立鹏的油画》
年北方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
起先他们也不知怎么安排我。我们一路同去的一二十个人中有大学生、也有社会青年,那样有的就被安排去工作,有的就继续学习,多数大学生被分配到其他学院去了。后来,杨筠师母告诉我,当时他们研究,罗先生说:“这么小的学生,就学习美术、文学吧!随他父亲吧!”真正的启蒙老师就是罗工柳先生、王式廓先生。
华大三部美术科合影
当时的华北大学成立了政治、财经、文艺和研究部,一、二、三、四部。
第三部就是管文艺的,是原解放区的两个大学的文艺学院合并起来的。第三部有美术科、音乐科、戏剧科、舞蹈科。美术科的主任是胡一川先生,当时招了三个班,多人,我在2班,罗先生是班主任,主要负责抓业务。当时罗先生对我也是特别照顾,毕业之后绝大部分同学都南下分赴工作岗位了,留下少部分人,其中包括我。
中央美院成立
年10月中旬我们华北大学美术科留校的30个同学跟着罗工柳、王式廓、胡一川、江丰、王朝闻等老师到了北平国立艺专,进入“美术干部训练班”学习。
年4月,华北大学美术科与北平国立艺专的美术系合并组成了中央美术学院。
油研班毕业合影
罗先生本人是个性情中人,他是比较感性、比较实在的。所以那时候他特别激动,跟我们讲了很多很多捷克、保加利亚博物馆里的艺术。而他最早是杭州国立艺专的学生,早已接触过林风眠的艺术,可能当时才刚一年级,但对所能看到接触的好东西留有印象,对现代派的东西比其他干部的见识要多一些,思想要开放,但他同时又是革命的。他这次回来后,就给我们介绍作品:“你们看,胆子多大!”“只要是艺术,什么材料都可以用。”
“油研班”的主要课程是最后的《毕业创作》,之前安排了几次外出实践体验生活。其中一次是去新疆写生,他的教学目的很明确:要过色彩关。虽然教学已这么长时间了,他觉得“色彩”还没达到很好的境地,所以他利用四个月的一大半时间带我们到新疆去,他觉得新疆的环境特别适合油画的色彩表现。再一次是去敦煌,教学目的也很明确:学习传统。但他要求不是简单的“民族化”,他提出要有“中国味”
与苏高礼、潘世勋在太行山区
人类不但在物质生活上须臾离不开大自然的哺育滋养,而且在精神生活中也时时受到大自然的陶冶、感染。崇山峻岭给人以庄严稳重静穆崇高的感受;滔天的巨浪给人以力的冲击和生命的激情;一望无际的大漠草原,给人以辽阔通达的胸怀;亭亭玉立的白荷,更给人以一种圣洁优雅的精神享受……。
在敦煌临摹
我们不是去敦煌了吗?他说到敦煌是去看传统,下一步就要到生活中去找题材,体验生活。去敦煌,教学目的也很明确:学习传统。但他要求不是简单的“民族化”,他提出要有“中国味”。
他提倡的中国味跟当时盛行的油画“中国化”的表征不同,一个热衷于借鉴中国画的形式,平面地、勾线平涂式的,有的径直是用油画材料来画中国画。罗先生特别强调要了解西方艺术的本质,掌握油画语言的精华,吸收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契合本民族的审美理想,来创造中国风格的油画语言。他独到的艺术思想和观念,给舶来的油画艺术接上了地气。
我觉得还是受父亲(闻一多)影响很大
风风雨雨,这些年来画了很多画,实际上我觉得还是受父亲影响很大,除了小时侯的养育、熏陶的一般关系之外,隨着我自己年令和阅历的增長,对他的理解逐渐加深,我特别对他一生怎么走过来的,他的生命价值的追求是什么很感兴趣,开始也很迷憾,所以看他的书信日记诗歌作品,慢慢有一些思考与体悟。
我的艺术更加追求体悟境界与情感
这样慢慢从审美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的艺术更加自觉追求体悟这境界与情感,从审美角度考虑,不是简单反映什么事情,把它画的像就完了,而是怎么体现美。而这个美有很多种类,大的说优美和壮美,西方美学有崇高、悲剧之说,中国更体现的是优美与壮美,体现在大江东去,小桥流水几种不同的类型。我呢由于我的出身与生活经历的关系,审美感悟越来越倾向于体现崇高、悲愴、壮美,所以要求尽量表现这种感情的东西,审美的东西。
中国油画既不是西方油画的分支,也不是中国传统的翻版
中国油画的发展既不是西方油画的分支,也不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翻版。中国油画是一种新形态的东西,是中国独有的一种形式,它有自己的语言
我对目前油画现状所存问题总结了几点
1、花样很多,心不感动,不能深入,没有震撼力。虽然放眼望去,什么风格的作品都有,但是却不会被作品所感动,作品往往经不起深入的推敲,对观看者没有震撼力。
2、新面孔多,新人辈出,作品相同也多。模仿成风,大家互相模仿,具有创新风格的作品极少。
3、百花盛放,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能吸引住人的眼光。作品中没有“高光”,没有突出的地方,很难出彩。
4、好的构思极少,像当年罗中立的《父亲》那幅作品,能够感动一大批不画画的人,这种作品现在太少了,而当年能够出现一批这样的好作品,很重要的是画家们有生活体验,他们是在感受生活,现在的作品缺乏的就是生活体验,缺乏真情实感。”
闻立鹏此前以他父亲闻一多和以张志新为题材的代表作,在业界和广大群众中有强烈的反响,予人以悲剧性的艺术思考和崇高的艺术感受。20多年来他的新体风景画代表了新的探索成果,同样很出色。
作品欣赏
90-13系列之一50×50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90-13系列之五40×49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
90-13系列之十四50×50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90-13系列之十50×50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90-13系列之六40×50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90-13系列之二50×50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
90-13系列之八50×50cm布面油画综合材料年子夜白桦×cm布面油画年致高原×cm布面油画年映山红之一92×cm布面油画年迎冬之二×cm布面油画年
雪山之恋×cm布面油画年雪山下27×35cm布面油画年雪山抒怀之一×cm布面油画年雪山深秋27×25cm布面油画年西风烈之二×cm布面油画年
夕照27×25.5cm布面油画年无字碑之一82.5×cm布面油画年无字碑之五×cm布面油画年无字碑之三80.3×cm布面油画年守望77×cm布面油画年
生命的激情83×75cm布面油画年
山乡情91×72cm布面油画年清晨27×35cm布面油画年梦秋27×35cm布面油画年绿荫深处27×25.5cm布面油画年落日的光辉92×cm布面油画年林中50×61cm纤维板油画年泪碑×92cm布面油画年蓝色的记忆×cm木板油画年金秋80×60cm木板油画年交响蓝白黑×cm布面油画年交响红白黑×cm布面油画年脊×cm布面油画年激情岁月.5×cm布面油画年桦林变奏之一27×35cm布面油画年胡杨系列之一80×cm布面油画年孤独的白桦27×35cm布面油画年高原遐想之三35×45cm纤维板油画年风雨天涯×cm布面油画年风啸啸×cm木板油画年春色35×27cm布面油画年夕阳依旧27×35cm布面油画年
生命一号90×cm布面综合材料年
生命五号×90cm布面综合材料年生命三号80×cm布面综合材料年生命七号×90cm布面综合材料年生命二号71×92cm布面综合材料年
高原遐想之二27×35cm布面油画年
春晓25×25cm布面油画年春色27×25.5cm布面油画年
沉重山峦27×35cm布面油画年悲情喀斯特之一77×cm布面油画年白石系列:悲怆篇一号×80cm布面油画年白石系列:悲怆篇二号×80cm纤维板油画年元代窟18.5×13.5cm纸本水彩年
舍身饲虎53.2×38.2cm纸本油画年菩萨赴会51.6×38.2cm纸本油画年红烛布面油画70.5×cm年国际歌(局部)×cm木板油画年(6)国际歌(局部)×cm木板油画年(3)国际歌(局部)×cm木板油画年(2)国际歌(局部)×cm木板油画年(1)北魏窟17×14cm纸本水彩年北魏窟16.5×12cm纸本水彩年北魏窟之三38.5×53cm纸本油画年
杨飞云评闻立鹏先生作品:筋骨品格温度
初次见闻立鹏先生的作品是那幅具有经典意义的革命历史画《国际歌》,当时我虽对油画不甚了解,但它在精神上给我的冲击力使我至今难忘;第二幅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闻先生年以其父闻一多先生耳熟能详的诗歌《红烛》(注1)为题,创作的作品《红烛颂》,表现出的不仅仅是对父亲的缅怀,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精神的象征。
后来在年我进入中央美院学习,并留油画系任教,有幸与闻先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先生的为人和艺术追求。闻先生是一位有核心精神追求,有鲜明艺术特色的学者型艺术家,是我甚为敬重的师长。他为人醇厚,做人正直,学风堂正,以真诚的态度忠实于艺术,保持着崇高的信念,艺术上也带着一以贯之的品性。其人其画皆有筋骨,有品格,有温度,有道义追求。
当时闻先生任油画系主任,他以超前的学术眼光建立并主持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专门研究西方现代艺术。在任期间,他特别鐧界櫆椋庡崗浼氬父鍔$悊浜?涓撲笟娌荤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q/7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