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古镇血脉张堰镇文化自

发布时间:2021-3-23 4:14:15   点击数:

张堰

张堰古镇

“沧海桑田秦汉开堰留溪客,南涯洞天唐宋筑楼引仙人。”这是朱鹏高先生为张堰镇写过的一副楹联。张堰,上海十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早在春秋时期就已聚成村落,迄今已有千年历史。因其文化底蕴深厚、商贸交通发达,曾被誉为“浦南首镇”。张堰镇地杰人灵,人才辈出。这里孕育了近代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全国性革命文学团体南社,走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光纤之父”高锟、近代著名画家白蕉等名人大家。

年,拥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的张堰开始思考这块作为“金山区后花园”的风水宝地的定位,为了避免与周边其他古镇同质化发展,走上千镇一面、泛商业化的旅游开发之路,张堰将重心放在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重保护、轻发现、重管理、轻开发,最终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水到渠成地找准自己的定位——文教小镇。不急不躁、不争不抢,是这个千年古镇一直以来的秉性。

古建筑

作为上海为数不多的江南古镇之一,上海市各级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张堰镇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保护工作。张堰镇拥有极具特色的历史风貌保护区,北邻金张公路、南至松金公路、东至东贤路、西至湿香路,总面积约41.39公顷,核心区面积7.35公顷。在这个历史风貌保护区范围内,不仅有南社纪念馆(姚光故居)、钱家祠堂、钱培名宅、卢家祠堂、陈氏老宅(走马楼)、白蕉故居、万梅花庐等集中反映张堰水乡建筑特色的宅院府第、祠堂等;还有秦望山、张堰公园、三命坊、第一楼、节孝坊、洞桥、贞节桥、佛佛桥等体现江南传统环境特色,并具有一定典型特征的景点建筑;另有石皮弄、政安弄、东大街、尚书浜、东西河沿、花园弄等形态完整、延续传统风貌的历史街巷。这一大批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张堰镇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由于尚未全面开发旅游,张堰在上海众多古镇中,显得很低调。因为低调,这里的众多历史建筑、古镇街道虽已列为文物保护对象,但大多略显陈旧,亟待修复。于是近年来,张堰镇也在悄悄地拿起“鸡毛掸子”,轻轻地拂拭掉历史的千年尘埃,把一系列古建筑修缮保护起来,并将这擦拭干净的“珍珠”精心串起来。

从年开始,张堰镇启动了保护修缮历史风貌保护区古建筑的工程。先后修缮了清末金山最后一任县丞钱培名宅、百年建筑走马楼和卢家祠堂、区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钱家祠堂等10多处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性修缮,为下一步古镇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些古建筑是千年古镇的根基,保护他们就是守护张堰的文脉。”张堰镇党委书记施文权如是说。

这几年卢家祠堂、钱培名宅、第一楼、走马楼已经陆续对外开放,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好评。张堰镇立志于把每一座有故事的古建筑,嵌入文化的元素,精心打磨,细心呵护,成熟一处开放一处,开放一处精彩一处,精雕细琢,串珠成链。

星罗棋布的农房屋舍见证了乡村文化的历史流变,浓厚的乡土文化是中华文明变迁的历史缩影,成为了时间沉淀的文化瑰宝。除了历史悠悠的古建筑,张堰四大文化特色——张堰民俗、张堰书画、张堰围棋和张堰戏曲也是远近闻名。

民俗

民俗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在政府和相关部门开展保护项目的同时,多让公众参与才是最好的保护民俗文化的方式。因此,张堰镇弘扬传统习俗,挖掘培育先进文化,已经连续数年先后举办了“行走在古镇上的民俗”“中秋韵南社情强国梦”等传统文化节庆,以及“秦始皇祈福巡游”“清明旗袍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巡秦山”等系列活动,努力塑造融合南社文化、民俗曲艺、非遗展示的文化品牌,推动“江南水乡名镇、文教魅力小城”的文化繁荣。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节庆,张堰居民一年四季都能享受到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大餐。

书画

张堰历来书画名人辈出,现在,更有一批张堰的书画爱好者,他们活跃在张堰的社区、校园,为传承张堰的文化尽心尽力。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古镇浓郁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书法名家来到张堰交流。比如,年2月,卢家祠堂引入上海华侨书画院和海上书画院,吸引中外艺术家在此雅集创作,入驻以来已经成功举办十几场高品质的主题画展,并积极投入艺术教育和慈善事业。年11月,钱培名宅引进沪上名家朱鹏高个人艺术工作室,朱鹏高先生主动担当宣传张堰的代言人,为文化交流牵线搭桥。年,张堰镇启动张堰历史人文风情馆筹建工作,并配合区文旅局推进白蕉艺术馆(即金山美术馆)的建设工作。

围棋

围棋史在张堰源远流长。根据史料记载,张堰早在明清时期围棋活动就相当盛行。上世纪八十年代,镇体委将围棋活动纳入全镇传统体育项目,九十年代在张堰小学成立了“少科围棋队”。年12月,张堰镇“青少年围棋俱乐部”获国家体育总局批准成立。目前,张堰镇的青少年围棋教学活动,已经形成以张堰幼儿园为启蒙、张堰小学为主体、张堰二中为提高、张堰中学为龙头的“一条龙”培养模式。包括张堰社区学校也在双休日开设了离退休职工围棋培训班。张堰人上到古稀老人,下到幼童,都加入了振兴围棋文化的行列,围棋已逐渐成为张堰群众全民参与的体育活动。此外,常昊、芮乃伟等多位大师多次前来张堰现场交流指导。

戏曲

在张堰、各类戏曲有深厚的群众的基础。年,上海越剧院在张堰中学设立越剧教学传承实践基地,越剧等一批戏曲走进了张堰的校园。此外,沪剧也一直深受张堰百姓喜爱,张堰成校还有专门的沪剧班,悠悠琴声,婉转唱腔,早已成了周边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张堰镇也会定期举办各类戏曲专场,让本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听到高水平的戏剧表演。

张堰镇党委书记施文权介绍说:“要把张堰的文化资源挖掘好、利用好、传承好,不断赋予文教小镇新的内涵,把张堰打造成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名镇、文教魅力小城’。”青春不老,古镇常新。地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血脉,是这片土地上人民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创新地方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推手。

撰稿丨蔡婷婷

编辑丨蔡婷婷

责编丨宋丹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q/7747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