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沱江之畔的美丽边城凤凰古城湖南行之十七

发布时间:2020-7-24 19:26:05   点击数:

一座青山抱古城,一湾沱水绕城过。

位于湘西西南边的凤凰古城,原名镇竿,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因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小说《边城》而闻名于世。

驱车从南华门进入凤凰古城。南华门是新、老凤凰城的分界,也算是凤凰的地标性建筑。进南华门是凤凰古城,出了南华门就是新城区。

将车停在民俗园停车场,走3、4分钟路便到了“虹桥”。

虹桥又称“风雨楼”,横卧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的中心地标建筑。桥的两头壁上镌有画家黄永玉撰、其弟黄永前书的对联。

虹桥建于清康熙九年(年),二墩三孔,用木地红条沙石砌成的石孔桥。共有两层,一层是人行通道,游客可由此往返沱江两岸;二层可俯瞰凤凰古城美妙景色。

过虹桥,一眼便看到凤凰古城的母亲河——沱江河。

沱江河,依着城墙缓缓流淌,河水清澈,水流缓和,岸边古色古香的建筑倒映水中。

碧水下还有水草摇摆,身着红衣的艄公驾着乌篷船摇曳而过,掀起涟漪阵阵。

近虹桥边、沱江河南岸有回龙阁吊脚楼,是凤凰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属于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吊脚楼群全长米,吊脚楼均分上下两层,俱属五柱六挂或五柱八挂的穿斗式木结构,具有鲜明的随地而建特点。据说这种建筑通风防潮,避暑御寒,是苗族独特的建筑工艺,具有很高的工艺审美和文物研究价值。

一根根的棍子就这样插在水里,支撑起一栋楼,真的很神奇!也是沱江上一道奇特的风景线。

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上有田家祠堂,是凤凰规模最大的祠堂。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汉族人田兴恕率族人捐资兴建。民国初,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子)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

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20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

祠堂大门前有六级用红砂石条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建筑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

沿沱江西行,北门外沱江河道中的“沱江跳岩”,是沱江风景的又一大亮点。

沱江跳岩分为上、下游两处。上游跳岩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年),全长米,共有15个岩墩,依次横列在沱江河床上。岩墩均用红砂块石修砌,墩与墩之间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铺,木板再用铁链捆牢,固定在河两边的铁桩上,防洪水冲走。旧时是进出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乾嘉苗民起义,辛亥革命凤凰光复起义、解放战争,这里都是进攻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

相隔不远的是下游跳岩,是一处双排跳岩,石块之间相隔约一步之遥,整齐的石块横卧河中,甚是美观。

跳岩具有悠久的历史,古人用石头在溪流中筑起一个个石磴,远远望去就像一只只露出水面的龟背,所以称其为“鼋罨”。约在公元前二千多年前,“舜命禹疏川奠岳,济巨海,鼋罨以为梁。”如此推算,其历史最早在四千年以上。

几度风雨霜雪,几度沧海桑田,跳岩仍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不仅是沱江河上人们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再往西行是“雪桥”,设计风格独特,从桥墩、桥柱到桥顶全是仿古修建,与沿江两岸古建筑相吻合。

雪桥还是纵览沱江风光美景的好地方。登上雪桥,古朴的吊脚楼、临河两岸的客栈、酒吧,以及虹桥等美景一一尽收眼底。

雪桥的西面是南华大桥,因桥的南面是南华门而得名,是凤凰古城与外界连接的重要通道,又称凤凰大桥。这桥是沱江上最高的一座,桥拱特别宽,远远望去像是展翅的凤凰。

穿过雪桥便是沱江南岸,沱江跳岩连接着的是“北门城楼”,本名“壁辉楼”,因位于古城北面,俗称北门城楼。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朝,与东门城楼之间有城墙相连。

北门古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

北门城楼下是北门码头,游客可以在此乘坐游船游览沱江(船票包含在门票中)。看着排成一长串的人群,便与先生放弃乘船,穿过北门城楼进入古城游览。

正对着城楼门洞的是一家“红在凤凰”的工艺品商店,看似门庭若市。

在凤凰古城,这种“红”是一种矿石——朱砂。

朱砂主产于湖南凤凰茶田和贵州铜仁交界一带。在巫傩文化盛行的湘西,人们把朱砂视为珍宝佩戴于身,或用于建房、竖大门、墓葬、安碑等。朱砂还可用做颜料,店堂内一画家正在创作作品。

据说朱砂可入药,《神农本草经》载有46种无机矿物入药,按治疗价值分上中下三品,朱砂列上品之首。

近年来,随着资源不断枯竭,作为优质、稀有、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品,朱砂在国际市场上水涨船高,具有很高欣赏价值的矿物晶体和工艺品,已成国内外自然博物馆和收藏家争相收藏的珍品。著名国画大师李可染先生创作的《万山红遍》就是朱砂画成的,其中一幅3.1平方尺的作品拍买价达到万元。

凤凰古城博物馆(私立),位于登瀛街与东正街转角,原是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占地面积多平方米,是一个集凤凰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雷雨田艺术馆三大载体为一体的文化载体,是古城的一道人文景观。

陈宝箴,晚清重臣,被光绪皇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是清末著名维新派骨干,地方督抚中惟一倾向“维新变法”的实权派风云人物。雷雨田,凤凰古城博物馆馆长,民间收藏家和艺术家,他集资修复了陈宝箴故居。在馆中展示陈宝箴世家的生活遗迹,以及雷先生本人收集的艺术品及文物、古董。

在古城博物馆大门前方的街道中央,矗立着一堵马头墙照壁,上面有我国前总理朱镕基的题字“凤凰城”。

凤凰古城是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故乡。年12月28日,沈先生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24号的这座宅子里。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年开始文学创作,年发表小说《边城》,将他的故乡描绘得如诗如画,荡气回肠,也将这座美丽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

中国十大国际友人之一、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先生曾向全世界宣称凤凰古城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年凤凰古城被确立为世界文化遗产。从此,静谧的小城开始注入了外界的元素……

悠悠青石板街,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东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全长多米,是凤凰最繁华的商业街。

东正街25号,田兴恕故居(田家祠堂创建人)。

东正街的尽头是东门城楼,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

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年),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8孔。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精美壮观。

凤凰古城,人们一边吐槽着它“太商业化了”、“没意思”等等,一边又争相去那里旅游,终究是因为凤凰古城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一个有别于其他古城所独有的韵味——

一弯碧水千回百折绕凤凰而过,让人为之心醉。

岸畔勤快的妇人用木槌洗衣,啪啪声随着水波荡漾开来。

小巷的店铺里传来悠扬的笛声,仿佛在诉说一些经年的往事。

逼仄的巷子,抬头望见的便是“凤凰欲飞”。

蜿蜒的青石板路,没有喧嚣,就是那么静谧,让人恍如隔世。

一垛老墙,一片驳瓦……这一切都散发着浑厚凝重悠远的历史文化气息。

杨金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q/77325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