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景区 >> 钟鼓声致草原天路凤凰古城暂停收费,
据《新京报》报道,最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确定“草原天路”公里的建成路段进入收费时代,每人50元。这在网络上引发热议,甚至骂声一片。此次“草原天路”即将成为很多人“看不起的风景”,再次将一些旅游景区收费争议抛向公众视野。
“脱缰”的门票价格和收费行为,是每一次争议的导火索。但争议并非坏事,有时候可能是一种进步,能让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和态度看待问题。
第一,争议等于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了个醒儿,促进其反省深思。
以湖南凤凰古城为例,从早些年的不收费变为“围城设卡”收费,网络上,批评谩骂声不绝于耳外。对于捂紧“钱袋子”的凤凰古城能够撑多久,舆论并不看好。时隔几年,线上的“众口铄金”在线下竟然“一语成谶”——调查数据显示,“围城收费”后,游客们纷纷用脚投票,游客量和收入额双双下跌。不久前,凤凰古城暂停“围城设卡”收费方式,重新回归不收费后,在今年的“五一”小长假交上了一份效果明显的答卷——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加。
这并不让人意外,捂紧“钱袋子”的“门票经济”是一种短视经营,一张门票实际上相当于一道“附加题”,而且还是必选项,这道屏障无形中挡住了一些潜在的消费群体。好在,凤凰最终想通了这个道理。
第二,争议能让政府部门感受到民众“不好糊弄”,从而促进严格依法行政。
比如,“草原天路”收费事件中,在张北县曾对收费问题召开过听证会、解释了为何要收费、票价如何构成的情况下,依然被舆论质疑公权力越界、“打擦边球”,关于“公权力任性”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舆论监督是一种鞭策力,相关部门的任何一项工作或环节存在程序瑕疵、打法律擦边球,都会被“眼尖”的舆论“戳脊梁骨”。因此,社会上的争议声,某种程度上是对政府责任、管理理念、程序合法合规、依法行政等方面的质疑与匡正,有利于让相关部门“不敢轻敌”,下次有所改变。
第三,每次争议被“打脸”都可以引导民众深层思考、理性看待问题。
争议话题往往是动态发展的,争议双方持有的论据不断更新变化,互相“打脸”的情况就会不断出现。关于“草原天路”收费的论战,从最开始的网友认为当地政府是借机敛财的一边倒式讨伐声,到媒体根据权威信源逐步披露出景区性质、定价权及定价机制、成本和价格构成、“草原天路”生态环境脆弱难恢复等问题后,舆情逐渐趋向平衡,理性的声音多了起来。
比如,当地政府作为“扩权县”,拥有定价权,这一点是经过媒体报道才被人们知晓的,进一步,人们了解了相关概念和政策、明白了当地确定票价并非越权等细节。此外,看到“平均每天产生垃圾30立方米,为处理垃圾共出动清运车达次”的消息后,不少网民更表示了理解和担忧——“如果草原天路再无序进入,这种美丽用不了多久将一去不复返。”
兼听则明,从最初的原始报道,到后来一次次的跟踪报道,新闻的每一次更新,受众的不同声音阵营就会发生一些变化。当争议的焦点从表面的价格问题逐渐引向景区性质、定价权、价格构成等纵深问题,这些在“意见的自由市场”里逐渐沉淀下来的有含金量的东西,可以让管理部门认识到舆论监督的力量,可以让参与辩论的人脱离单纯的、基于个人喜恶的简单判断,甚至还能学习到新的知识。
因此,在争议声中走到最后,面对景区收费、涨价问题,争议的几方都应有所思考——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与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多少距离?民众应该怎样看待景区的开发维护成本、承载量,以及生态负担?
当然,在很多地方,运营成本是“难以承受之重”,在弥补资金缺口、收回投入成本、偿还债务、控制流量等现实压力下,收费和涨价,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怎么收、收多少,以及如何让公众像接受“丽江古城维护费”一样接受景区收费和涨价,原本不止“拦路收费”这一种方式。
北京城内,钟鼓楼畔,我们为劳动者权益击鼓鸣钟,为劳动者身边的大小事执笔建言。我们与小人物同悲欣,与弱势者携手前行。在众声喧哗中,力求多几分理性、建设性;在群情激愤时,不弃常识与公理——这是“钟鼓君”给自己的画像。
欢迎投稿到我们的邮箱:
grrbplb
sina.白癜风怎样能治疗好吗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