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景区 >> 凤凰品读著名诗人李少君某苏南小镇
作者:李少君
.6.22第7期
在大都市与大都市之间
一个由鸟鸣和溪流统一的王国
油菜花是这里主要的居民
蚱蜢和蝴蝶是这里永久的国王和王后
深沉的安静是这里古老的基调
这里的静寂静寂到能听见蟋蟀在风中的颤音
这里的汽车象马车一样稀少
但山坡和田野之间的平缓地带
也曾有过惨烈的历史时刻
那天清晨青草被斩首,树木被割头
惊愕的上午,持续多年的惯常平静因此打破
浓烈呛人的植物死亡气味经久不散
这在植物界被称为史上最黑暗时期的“暴戮事件”
人类却轻描淡写为“修剪行动”
吴晓东评(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如果只读这首诗的第一段,读者会觉得诗境大概是对乡土牧歌图景的惯常再现,诗人状写的是“一个由鸟鸣和溪流统一的王国”,“深沉的安静是这里古老的基调”,这一切是读者在以往的诗歌阅读中更为谙熟的。然而,诗的第二、三段却给了我震悚而陌生的阅读体验:在这看似祥和安宁的田园诗氛围中,竟潜藏着一个“惨烈的历史时刻”。这一“惨烈”的措辞真正传达了诗人别出机杼的命意,一下子穿透了文本的静寂之声。“史上最黑暗时期的‘暴戮事件’”的说法似乎小题大做,但是诗歌的内在视域却借助这看似夸大其词的“暴戮事件”而升华为诗学与政治的某种新的远景。这就是当代诗歌中崭新的生态主义视野。而这首《某苏南小镇》也由此奠定了李少君诗歌中的生态主义维度。如果对这种诗歌中的生态主义做一个最朴素的概括,就是诗人践行了一种换位思考,在某个生命个体的时间段或某个人类历史的瞬间,完全站在生物与自然的立场去看世界。如果我们依旧采取的是人类中心的视角,那么一次青草的“修剪行动”自然是司空见惯的,人类对“修剪行动”的言说也必然是轻描淡写的。只有像李少君这样真正从“植物界”的角度进行思维,才可能理解何以“青草被斩首,树木被割头”的“修剪行动”被称为史上最黑暗时期的“暴戮事件”。由此,这首诗书写的是一种另类的历史。它似乎是植物界的历史,但却借助于生态主义的视域与人类的暴虐史建立了本质性的关联。
夜深时
作者:李少君
.6.22第7期
肥大的叶子落在地上,触目惊心
洁白的玉兰花落在地上,耀眼眩目
这些夜晚遗失的物件
每个人走过,都熟视无睹
这是谁遗失的珍藏?
这些自然的珍稀之物,就这样遗失在路上
竟然无人认领,清风明月不来认领
大地天空也不来认领
倪伟评(复旦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花和叶代表着自然的生命,花更是象征着美,花叶凋零,是一种凄美。然而走过的每一个人,都对此“熟视无睹”,唯有诗人为之唏嘘。对落花“熟视无睹”,即是对自然、对生命、对美疏于感受,这种麻木或许要比满地狼藉的落花更令人感到“触目惊心”。如果落花是自然所“遗失的珍藏”,那么“熟视无睹”的我们又遗失了什么?这大概正是诗人想要提出的问题吧。在这首诗中,抒情主体正是通过静观和沉思,从落花引出了发人深省的“失落”的主题。
、惨~儿童被锁车内悲剧频发,陵水一孩童车内窒息死亡!一定要记住这“7不要”
2、未来十年,海南将重点推进9大领域制造业!
3、万宁男子留遗书公园自缢身亡!原因竟是……
4、包租公入室殴打女租客,其身份竟是辅警,只因房租纠纷就下此狠手……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那家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