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阅读︱我眼中的凤凰古城

发布时间:2016-11-21 9:52:37   点击数:
阅读︱我眼中的凤凰古城

作者︱曹阳春

原题︱小城边上

选自︱年01月31日《扬州日报》“扬州杂志”副刊

一出城,沱江就入眠了。酒吧和歌手像衣领上的几粒灰尘,轻轻一掸,掉进了夜色。卖银项圈的妇女和拍土匪照的男人,把叫喊声往扁担上一钩,摇摇晃晃挑回家了。袖珍的石桥躺在水草旁边,傻傻地,望着城门,望着吊脚楼,如同一个哈欠连天的孤儿。

在凤凰,城外的空气要舒缓一些,纯净一些,仿佛鼻子一动,就能嗅出湘西的味道来。不像城内,凌乱、烦闷、杂闹,墨汁般拥堵心神。慕名而至的后辈,常跟着文字,一路颠簸,挤到城里头,看奇异的风雨楼,看红色砂岩垒砌的城墙,看戏台里雕龙刻凤的那几根台柱子。可顺着沱江,走着,走着,他们就跑到城外去了。城外有座山,不高,不大,倚着江水和故事,昼夜酣睡。山麓有条小径,清冷,蜿蜒,一直通到一块墓碑前。碑上没有名字,没有年月,只有几行诗句。墓主人生前写过城内的日子,厚厚几大卷,终老了,却偏要赶到城外,蛰在这枯碑的后面。

他是有远见的。军士的麻木、文人的争斗、学界的冷寂,一生当中,他那双眼睛,见到了太多沉浮。在街头呼喊,在田间守望,在月下凝思,他与这个世界,面对面,相视了几十年。被摧折过,也被爱过。被褒誉过,也被骂过。沉淀了一个时代的目光,他终于淡然尘外了。像他这样高逸超凡的人,是不在乎暗箭碎语的。只有那些花拳绣腿,那些表面风光内心自卑的人,才会脾气冲天,才会与恭维者为伍,与直谏者结仇。小城已经够拥挤了,腾点空间,给活着的人,给他们一个晴朗的早晨和一条宽敞的石板路。

离得远一些,在别处静静打量,兴许能看得更了然。与其在城内迷途,找不到幽巷的出口,还不如搬到城外去,俯瞰楚汉双方,做一个弈局高人。市井会捕风捉影,对手会恶言中伤,官府会断章取义,一切都是书场,都是嫉妒,都是权谋,都是舞台上的卑微丑角。反正墓碑在城外,与这片乌烟还隔着一段呢。

坐在小城边上,可以披着霞云,回忆经年往事。再读一本大书和一本小书,再见一艘帆船和一个老兵,再遇一位秘书和一次转机。他的种种记忆,像李杜诗歌一样,也融进了我的童年。站在家乡的田埂上,我远望河水和沙洲,想象苗民的背篓,想象怀化镇的祠堂,想象辛亥革命的衙门与白旗。我还折了一根梨枝,在泥地里胡乱书写,甚至模仿他的语气,发誓要做一个出色的作家。从那以后,他的文字始终在我的生活里发酵。

我们这个年代,不愿迷失方向的,得真正挺起脊梁,得漂洗自己的心智,得言由心生。欲念越多,假话就越多。越是渴求名望,到末了,越容易杂草丛生,越容易猥琐清寒,越容易叫人无处圈点。背地里用力几分,弹回来的伤痛就会达到几分。宫廷的中央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宦官、军阀、异邦都盯着呢。所以,我只钦羡那些主动出城的人,他们已羽化悟道,已超脱凡俗。他们说的每一个字,都源于肺腑,都是血液的流淌。

闲逛凤凰时,我买了份古城地图,牛皮纸,手绘的。上面密匝匝画满了街弄,宽的,窄的,加起来几十条。联通这些街弄的,还有不少桥梁,大大小小二十余座。路桥虽多,却高低错落,曲直无常,染坊的伙计、客栈的老板娘、古董店的账房先生,一个个在城里营生的人,每每外出,都要走上半天。城外的人,则独占地利,双脚一抬,就是一个宽阔人间。

那位墓碑的主人,把自己安放在小城边上,也有点便于行旅的意思吧。他的魂灵和文字,像潺缓的沱江水,恒久流动,永不停歇,从偏远小镇蔓延到了巨川广泽。如果走累了,也可以回过头来,看看城门,看看吊脚楼,看看故乡的皱纹与笑容。

-阅读-

用文字的力量陪孩子成长

-作者-

曹阳春,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小骆驼亲子游文案编辑,曾出版散文集《雨中的酒气》。

点击左下角,定制专属亲子活动!







































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哪个医院治疗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q/19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