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家界去往凤凰古城的路上,导游向我们详细的讲解了苗族的历史和凤凰古城的由来,我们津津有味的听了一路。到达凤凰古镇已经半夜10:30,不愿错过人人称赞的古城夜景,带着疲劳我们来到沱江边,江边的热闹驱赶了坐车的困顿。两岸的吊脚楼灯光闪烁,错落的呈现在眼前,是我们喜欢的新鲜感觉,江水倒映着灯光,灯光点缀着夜空,灯光让江天一色。江边的商户放着民族的、流行的音乐,夹杂着吉祥鼓的敲击声,给热闹的夜景增添了丝丝跳动。
白天的景色与夜晚的截然不同,静静的,间或驶过的小船让人顿悟:眼前的不是画,是实实在在的景儿。白天看得更真切,两岸的吊脚楼都是老房子,房子很旧了,没有灯光的衬托,原本的色彩真实的呈现在眼前。从岸边走过,眼前的景儿也在延伸,一排排,同或不同的吊脚楼让我们依稀找到初中的记忆——“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河中涨了春水,到水逐渐进街后,河街上人家,便各用长长的梯子,一端搭在屋檐口,一端搭在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这是沈从文的《边城》,接触时,觉得这里很美、很有趣、很遥远的边城生活,如今走进,却不曾有当初读书时心灵的悸动。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吊脚楼还是当初的吊脚楼吧,然而却看不到沈从文笔下纯粹与真实。
过江的桥很有趣,或是无栏杆的木桥,或是方方正正的石墩,一高一矮错落有致,人走上在上面,踏实中有那么一点点的忐忑,我和孩子往返两次才进城。
走在凤凰古城的大街小巷,抬头看两旁的店面总能看到镇竿两个字,那是因为凤凰古城还有个名字叫“镇竿营”,它原是一个四四方方的军营,曾是统辖“大湘西”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而如今,人们知道凤凰古城,大多不是因为他这段辉煌的历史,而是沈从文和《边城》,其实,古城里还有许多名人,许多屋子也有着各自的故事,但如今也只有走进这些“XX故居”,才能感受到古城的原滋原味。现在,凤凰古城的商业气息很浓,游人也很多,匆匆走进街市,我们自由游览,孩子没有读过《边城》,不知道沈从文,一圈走下来,孩子记住了姜糖、银饰、吉祥鼓……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的建筑古香古色,演绎着不一样的“清明上河图”。
其间,看到一所小学——箭道坪小学,以为位于凤凰古城内的学校,一定的古韵盎然。却不是的,我站在门口隔门里望,很朴实,也很普通,校门上方一排匾额,彰显着现代教育的讯息。百度一下,“箭道坪小学创建于民国24年(),原是私立文光小学,是凤凰县目前办学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民族窗口重点小学。”真是“校”不可貌相呀!
来吧,朋友们,看看这里古色古香的苗家吊脚楼,看看穿城而过缓缓流淌的沱江,看看美丽的湘西女孩“翠翠”,看看这座依山傍水的小城……这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凤凰古城,湖南湘西一个美丽的小城。
赞赏
长按北京中科医院忽悠治疗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d/8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