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景点 >> 荔研致远走进凤凰古城,开发与生态同行
走进凤凰古城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研究生会7名成员于暑期开启了为期5天的“凤凰县武陵山片区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研究”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实地考察湖南省凤凰县如何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以及对生态文明的建设和保护情况。
古城魅力
7月28日上午,实践队所有成员抵达凤凰古城,扑面而来的阵阵凉风消解了炎炎夏日的灼热。在黄晓聪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实践队全体成员一起探索了凤凰古城的魅力所在。吊脚楼旁流动的身影,沱江小桥牵起的双手,徜徉在沈从文故居里,无一不感受到凤凰古城浓厚的湘西文明气息。在这悠久而舒适的古城中,实践队成员仍不忘初衷,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展开了调研工作,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也乐于去分享他们眼中的凤凰古城。
古城每个角落,都是一幅美图
凤凰古城之所以能成为旅游胜地,离不开当地特有的湘西风情。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缓缓流淌的沱江水,高高耸立的武陵山,形成了凤凰县独有的风光。姜糖、刺绣、米酒、腊肉……,成为了吸引每一位游客的古城特色;其次,沈从文的《边城》把极具民族特色的古城带入艺术殿堂,有多少人叹息少女翠翠的爱情,又有多少人忆起那份深沉的兄弟情。站在沱江河畔,这座古城可以让我们忘却现实的烦恼,追忆往昔的岁月;而最重要的是,凤凰的魅力在于凤凰的苗族人和那依山傍水的生活。沱江河不仅是流动的江河,更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凤凰古城内,品尝一个由刚从沱江河打捞出来的虾米制成的虾饼,如何让人不留恋这座古城,为湘西民俗风情而陶醉呢?
古城调研
实践团队此行的目的,一是观察古城在开发的同时是否兼顾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二是通过问卷的形式收集游客对于古城未来改进的一些建议。目前的凤凰古城,垃圾收纳点的规划十分合理,不论是在小巷还是大道,基本每隔百步会找到垃圾桶,并且有专人定时清理。在建筑上,沱江岸边的吊脚楼保存完好,保留了古老的湘西建筑文化。古城的虹桥,是游客量最大的一条道路,商业化较重,路的两侧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筑。
热情的游客
认真的队员
总体来看,古城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保留了古城原始的风格。在观察古城之后,我们开始问卷调查及访谈。问卷主要关于研究古城对游客的吸引力、古城的环保情况,以及游客对古城未来的期待等等。从整体的访谈情况来看,游客普遍对古城有较高的评价,古城的环境保护也得到认可,超过半数的游客认为部分地方商业化程度较重。
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在实践活动接近尾声的时候,实践队成员们一起整理好的相关调研结果及问卷资料将发给凤凰县旅游局,希望可以对未来古城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帮助和启发。凤凰古城的旅游开发是生态文明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正面案例。
古城现在之所以环境优美,小道干净整洁,一方面是古城开发时注重环保规划,另一方面是游客的环保意识,这也正说明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从古城明码标价的商品以及商铺没有恶意提价、恶意竞争等等方面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旅游景区的管理越来越完善。通过凤凰古城的调研不仅使我们对于湘西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生态与旅游发展。
山水之中的凤凰古城,满载着湘西浓浓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使凤凰古城和湘西文化呈现在世界的眼前,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古城的生态文明依然需要我们的共同保护和不懈努力。
(原文来自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研究生会暑期社会实践队)
编辑
靳雨佳
责编
申文开
深圳大学研究生
研大千之学,究天人之道
ID:szupostgraduate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d/773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