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在场邹安音湘西凤凰情海之魂朗诵

发布时间:2017-6-4 12:56:22   点击数:
      湘西凤凰情文/邹安音    

凤凰来兮,梧桐引兮。吾心往兮,吾魂念兮。

我凝望湘西,就如同瞩目天边那一抹虹彩。我迷恋湘西,它就是那晴空下,白云中,一方圣洁的仙境吗?神秘多情的湘西,宛然降落人间的仙子,以山为骨,把水作趣,娉娉婷婷,走进心怀。乌龙山的神秘,沱江水的清润,凤凰城的美丽,交织成仙子的罗带,飘绕进我的魂魄,牵扯着我的梦、我的情感和念想:这里有雪山圣水的冰肌玉骨;这里有江南水乡的欸乃浆橹……

我本是一只青鸟,蛰伏在蜀地的山峰和莽林。

可是在梦中,应和着湘西动人的民族音律,我幻变得五彩缤纷,啄透黎明的黑暗,腾空而起,飞向那遥远的天际,那青山绿水相互交错的地方。我是一只展翅而来的凤凰么?我的名字叫湘西!

脚踏巴山蜀水,头枕云贵高原,伫望韶山的风采,书写一江湘水的豪情。湘西——我的名字叫凤凰!

武陵源温润了我的心。缘溪行,极目那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溪水潺潺而过,小石子露出调皮的笑容,吻着小鱼儿的触须,眨巴着眼睛,细细打量着近处人家炊烟袅绕的青瓦房。我看见湘西土家族人的生活在阳光下发芽。红绸盖布下的新娘,哭唱着父母的辛劳,细数着媒婆的不是,其实满心盛放的都是未来的希望。土家族人居住的地方,是神仙遗落的画布吗?金黄的练绸是稻谷,绿色的海洋是森林,洁白的丝带是河流……一地的丰美,一世的故事,生生不息。

“也有老父亲,也有心上人……”深情的歌声飞出荧屏,穿过辽远的苍穹,如雨滴落在我的心田,这是《乌龙山剿匪记》的主题曲。山河的壮美,解放军的英勇,土匪的凶残,演绎成一组生动的画面,把湘西的神秘风情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湘黔边界的深山峡谷中,珍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乌龙山。多少年后,影片中那些千奇百怪的山峰,凌空突兀的怪石,如玉似练的飞瀑,依然栉风沐雨在历史的长河中。凭依桥栏风细细。凝眸远望,青山依旧在。绵亘的乌龙山庄严肃穆,一下牵扯了我的记忆。为了这座山的安宁,无数的解放军战士把鲜血洒在了这片热土,捍卫了这颗明珠的华彩和圣洁?风吹过树梢发出的啸响,是英雄们不朽的魂灵在歌唱吗?

我的思想在升华,沐浴着晨曦的朝阳,飞向山岗,飞过林丛,飞进湘西的每一寸土地。俯瞰中国南方湘西的苗疆长城,历史的胶片就在眼前回放,烽火硝烟映照着这一片天空那时的神奇和美丽。金戈铁马的战场,却又让这块土地震颤和惊惧。簌簌的寒风,仿佛送来断垣残壁的呻吟声、呐喊声……看见久远的中国南方,体味一段苗都的悲壮和多情。多少年来,它静静地荒芜在湘西大山的深处,潜藏着湘西地区明清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特质。风萧萧兮,壮士已去。烽烟弥散,唯有草木含情依旧笑春风。今天,沉睡多年的苗疆边墙终于拂去历史的尘埃,以“一个颇富有边疆特色的旅游点”的名义,为世人景仰。

我深情地伫望着大山深处的苗寨。世代居住于此的苗家人,他们才是赋予这片土地鲜活魂灵的真正主人。湘西的苗寨随处可见,千山飞瀑环抱,鸟语花香作伴。飞檐翘角处,精雕细琢的牛角屋檐顶诉说着民族的历史,渲染着大山深处的幸福和吉祥。除此外,房子的每一处细节也感动着钟情这方水土的人。看那封火墙、吊脚楼、雕花窗……造形奇特,格调鲜明,无不显示出远古先民的智慧和民风。

我飞过丘壑,飞过山峦,一片片青色的瓦和一根根褐色的木桩曳住了我的脚步,你知道德夯吗?它是美丽的大峡谷,德夯苗寨就是绽放在神密湘西峡谷中的一朵奇葩。走进德夯,铿锵的鼓音就响起来了,欢乐的舞蹈也跳起来了。“铛铛铛”清脆的银铃声声,韵律出苗家少女曼妙的身姿和舞步,也呼唤出苗家阿妈热气腾腾的酸汤鱼和红鸡蛋,更牵扯出苗家阿公古老的故事和传奇。百余户苗民,千年的古俗,五代的苗鼓王……就在嘹亮的山歌中代代传承。姑娘们的银饰耀亮了夜色,男人们的绑腿彰显着英武。春采桑,秋收棉;日榨油,夜织布……其乐无穷。更有一年一度的苗年、百狮会、三月三歌会、赶秋、接龙、椎手等苗族民间民俗活动,描绘成一幅风情浓郁的画卷,把你带进一个神奇的世外桃源,一个古老的童话世界……

花自漂零水自流。从湘西大山深处涓涓而出的泉水,纳溪成流,汇聚成川,积淀了丰富的人文情怀。它一头领衔着湘江的豪迈,在湘西猛洞河的“中华第一漂”,随波荡漾,顿生“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的潇洒之情和磅礴气势。走过芙蓉镇长满青苔的石阶,走过小镇两千多年的历史,走进一条龙蛇一般的小巷,找一颗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当伞,靠一把散发着清香的竹编藤椅坐下,喝过老乡递来的土茶碗盛放的清润可口的古丈香茶,体味一段“撑着油纸伞,我希望逢着丁香一样的姑娘”的浪漫情怀,这样的情景,该有多么美?这不正是《芙蓉镇》传出的画外音吗?“湘西口音满背篓猛洞河古老风韵流”;又有今人词章:“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以芙蓉镇为原点,“上通川黔,下达洞庭,楚蜀通津”的交通脉络,让我思绪万千。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说她是“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赞美她是中国最美的边城。这怎么能不牵扯我文学的情感和灵魂,在日里,在梦里,想要与之相拥和亲吻。我飞越千山万水,就是为着来找寻她的美。在湘川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在美丽的凤凰古城,目之所及,怎么能不让我触目柔肠断!

这里,已经为你等待了一千年!跟着沈从文先生的思想脉络,扫描边城——这一幅悠远馨香的淡墨山水画,那青黛的远山、清澈的溪水、翠绿的竹筏、淳朴的村民……穿过时空,跨越地界,这一切都是那么鲜活的呈现在我面前。抚摸着凤凰古城褐色的墙面,掐一抹石柱上油绿的青苔,凭依在古城吊脚楼的窗棂前,望着碧绿的沱江水潺潺而过,湘西秀丽的风景画和清新、淡远的山歌深深感染了我。

是夜,泊舟水上,璀璨的灯火耀亮了沱江的水面,映照着古城红的墙绿的瓦,映照着天南地北游客们的身影,映照着别具一格的吊脚楼和炉火旁人们的笑脸,也映照出湘西各族人民富足美好的生活。装饰一新的窗棂里,剪影出新房新人娇羞的脸庞,美妙的歌声也忽远忽近,震颤了我的耳膜,这是湘西大地今天发出的时代最强音吗?风情万千的湘西在沈从文的笔下走进世人的眼睛,也走进世界的面前。湘西民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文化精神就如同一首歌,也从这里传遍祖国四海。

“两心永相依”!我的心,从此就栖息在了这里。我是一只美丽的凤凰,土家族、苗族、回族、瑶族、侗族、白族……通向大山深处每一个民族每一个村寨的每一条公路,都构架起一座历史的丰碑和桥梁,昭示着湘西的大发展。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都荟萃成我彩色的羽毛,我的名字叫湘西,正展翅翱翔在祖国的西部!

(责任编辑:刘爱国)

邹安音,女,曾当过教师、晚报记者、主编,现为四川省南充市旅游营销办常务副主任,鲁院西南第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散文作品发各级报刊杂志数十万字,获得《人民文学》《诗刊》《光明日报》等举办的各种各级散文奖励数十次,作品入选多种选本,参与主编各种选本数十本。

在场编辑团队

总编:周闻道

副总编:晓来轻酌

编校:邹安音(组长)、宁静(副组长)、钱昀、偏说、刘小四、六六、刘爱国、刘月新、杨培铮

朗诵:海之魂(组长)、郭万梅、赵文、鹤山丁丁、杨丽、花语、龙丹、吴海燕、章涛

阅评组:郭连莹(组长)、润雨、王茵芬、夕夏、高影新

制作:晓来轻酌、相相、袁志英

投稿须知

在场公众平台已经开通原创保护、留言和赞赏功能,无论长篇散文还是微散文,请勿一稿多投,已在其他的







































北京公立治疗白癜风医院
甲磺酸左氧沙星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d/72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