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大观收藏老照片背后的传奇历史上

发布时间:2019-3-16 14:47:22   点击数:

编者按年6月22日,开封第一次解放;同年10月24日,开封第二次解放。70年来,古城开封的发展日新月异,而70年前那些尘封往事,并不因时间变化而变迁,也不因岁月而蒙尘。文史学者刘海永致力于开封文史研究,重新打捞梳理了开封解放那段历史,历时两年,写作了《开封解放那些事儿》,此书近期将由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本书不仅考证严谨,而且配了很多珍贵历史照片,是一本既有政治意义又可读性、资料性、文史性很强的书籍。本刊从书稿中摘编了部分文字及图版,分上下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河南情报站

开封马府坑街19号是年2月,十八集团军前方总部参谋长兼情报处处长滕代远指示郭有义进入开封建立的情报站,当时称为51号情报站,年开封情报站改为河南情报站,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郭有义

年9月,河南情报站工作人员正式接到十八集团军总部的指示,按照“长期隐蔽,发展组织,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方针,准备长期战斗。回到开封之后,郭有义发现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随着接收日伪财产的加剧,地下党原先依附的日伪单位已经无处藏身了,重新归来的军政人员四处占地盘,随便一指就可以把民居定为“逆产”,搞的人心惶惶。当时有民谣曰:“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郭有义一进家门,就遇到胸带河南省政府圆牌证章的人到院子里寻房屋。郭有义认识此人,是省政府办公厅的秘书,叫魏善交,说来还是故交呢。魏善交想来找房子居住,但是看了看,感觉不是很好,告辞而去。郭有义他们住在北屋和东屋,西屋是主房,高大亮堂,南屋有些低矮潮湿。前脚刚送走一个魏秘书,后脚就接着赶来一拨儿人,原来是国民党河南省统室警卫组长姬文荪看中了院子的房屋。他进西屋看看很满意,当时就在院子里面与郭有义讲房租。郭有义说省政府的魏秘书看过了房子,即将搬来。军统组长说,如魏秘书要来,我们再找地方。

郭有义最紧张最着急的是电台,电台就放在西屋的顶棚上,为了防止掉下来,就骑在里外屋的墙头上。有大梁驮着,暂时很安稳,但是万一时间一长,居住者发现芦苇顶棚上藏有电台,岂不坏事?迅速转移电台是当务之急,郭有义还没来得及行动,二门就响了,原来是姬文荪的随从来了,他说姬组长马上就搬来了,一家老小带着家当就在大门外。不速之客,稳居西屋,郭有义无可奈何。新来的住户看不起郭有义他们一家,口口声声“汉奸”“二鬼子”,搞得很不愉快。几天之后,郭有义搞清了姬文荪的底细,原来是东华门特务机关的工作人员,还是个组长,想到这儿,郭有义吃了一惊,有些后怕。这不是国共两家情报站相处一个院子吗?就算电台不被发现,早晚都会出事儿。郭有义与家人商议后决定逃离这个院子。10月下旬,郭有义暂时回解放区,其他人员分别寻找新的职业作掩护。

由曾洁光负责的联络站,因妓女检治所解体,改设在曹门大街33号胡万杰家院内。9月底,曾洁光打入到国民党军一七七师当谍报员,化名曹震。这使曾洁光了解到许多重要的军事机密,如国民党驻军的兵力、番号、武器装备、城防工事与反共、防共的具体措施等,并及时掌握了他们大清查的时间、方法和目的。刚刚3个多月,一七七师被调离开封到郑州黄河大桥一带驻防。为了工作的需要,经郭有义同意,曾洁光故意“开小差”留在了开封。

锄奸部掌握的特务组织情报

锄奸部隶属于八路军总部,锄奸部开封工作站设在寺后街美光照相馆内,日本投降后,工作站对国民党特务组织接替日伪特务组织的部署、机构和动态,及时进行调查了解,初步弄清了国民党特务的隶属关系、派系和网点分布。如“处理汉奸委员会”(实际由军统特务领导,后改为开封军警宪联合稽查处)、河南省警保处以及用各种名义掩护下的特务组织或被特务掌握利用的组织“中国新社会事业建设协会河南分会”、“国光通讯社”、“力行日报”、“远东社”、“明远通讯社”、“黄河社”等。

工作站还利用美光照相馆的有利条件,将不少敌特分子的相片、底片保存下来。年2月,国民党反动派为加强其统治,河南省警保处和社会处在开封商会所属的58个行业公会中,普遍建立义务情报组,工作站胡桐生利用美光照相馆经理在同业公会中被选为情报员的机会,代其参加了情报组,从中获得了国民党特务内部资料《调查须知》,掌握了部分义务情报员名单,收集到警保处的体制、组织、活动及人事等情报。

年2月,锄奸部工作站趁河南省警保处和社会处在开封商会中安插义务情报员的时机,由胡桐生代美光照相馆经理任玉贞在参加了义务情报员组织,将其《反共须知》和全市义务情报人员名单基本掌握,并了解到警保处体制和部分敌特人员情况,为新中国成立后清除隐患奠定了基础。陈历修利用她家住在国民党第四绥靖区副长官郭天民家的外院的有利条件,收集到国民党高层军政情报,并搞到一本《河南名人录》。高振武通过关系打入专管国民党军队粮草的新乡军民合作社,掌握了豫北地区国民党军的粮秣供应、军统豫北站以及豫北地方顽固部队的组织和人员活动的情况。

锄奸部还委派阎风歧打入中统特务组织——联合新闻社,先后任记者、采访主任,他以此作掩护,揭露国民党当局的黑暗统治,教育群众,进而激化敌人内部矛盾,致使开封警察局刑警队长罗王卿等5名军统特务的强奸杀人案败露而遭枪毙。他还在中统、军统特务组织间周旋,收集情报,掌握了国民党特务7个潜伏小组(点)的情况。所有这些,都为当时的军事斗争和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镇反、肃反及审干运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后潜逃的反革命分子、国民党尉氏县县长曹十一,公安人员就是用开封工作站提供的照片,在云南经过照片辨认而逮捕归案的。新中国成立后,密设在北书店街林清泰烟丝店的潜伏特务组,也是用以往掌握的敌特人员的情况资料挖出来并一网打尽的。

中共水东地委开封支部秘密联络处

中共水东地委开封支部按照党的“长期隐蔽,发展组织,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地下工作方针,一开始就注意隐蔽斗争。年夏,蒋介石撕毁“协定”向解放区大举发动进攻,白区环境日趋恶化。水东地委指出每个党员要尽可能都有职业作掩护的要求。经过多方活动,王运廷打入高等法院;李尉人打入合作社训练班,后来转移到开封县同乐乡黄龙寺小学教书;王鹏凡在国民党河南省统计局搞综合统计,负责财政、民政、建设、农业、保安、警务等统计资料的整理汇总工作。他及时将这些机密、绝密资料提供给支部。特别是开封第一次解放后,他搞到一份很有价值的国民党对豫战情况调查报告资料,支部及时送往解放区;党员武永祯在省保安司令部特务营任军需,他随时将河南省主席刘茂恩的活动与城防司令部的戒严情况向支部报告;党员安子麝在《中国时报》社负责抄收延安电台广播的战报,用外国通讯社的电头在时报上发表,发布人民解放军的胜利消息;党员王茂森在邮政局搞邮检,通过邮检发现国民党军统华北七省联络组少将组长刘子章的行踪并掌握其行动去向,及时报告给支部。支部及时将这些情报汇总上报,在对敌斗争中起了积极的作用。

年,在河南大学法律系学习的学生庞兰亭在西小阁附近的小开书店买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铁流》等进步书籍。时间久了,庞兰亭认识了“小开书店”的另一个主人张方明,他不但积极为庞兰亭推荐进步书籍,还给他讲了许多共产党抗日救国、拯救中华民族的感人故事,青年庞兰亭时常听得热血沸腾。后来才知道他是地下党的支部书记。在开封的小开书店的铺面,诗人牛汉与怀孕的爱人曾经在这里住了几个月。在阴暗而霉味的空气里,他写了长诗《血的流域》,记录下那时艰难的生活与悲愤的情绪。地下工作是极为艰险的,灵魂在地狱的火焰中得到冶炼和净化。女儿诞生的第二天,国民党又搜捕他们,牛汉急匆匆离开了开封城。

小开书店创办于年3月,由中共水东地委开封支部书记张方明等人在新街口23号筹建。经营的书籍主要分三类:一是供中共地下党支部成员内部学习的马列主义理论书及《新华日报》等;二是公开出版的革命故事书籍和一些进步书报杂志;三是对外租借书籍,如《水浒》《红楼梦》等,以及郭沫若、鲁迅、巴金、曹禺等作家的著作。书店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读者早晚来店都热情接待,颇受进步青年的欢迎。由于形势的变化,这年10月根据上级指示关闭。小开书店影响了周边学校的进步青年,先后有三四十人奔赴解放区。

瓦解国民党军整编六十八师

年3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城工部在原十八集团军总部开封情报站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共开封工作委员会;6月,中共华中分局决定建立中共汴郑工委(该组织后改由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刘鸿文为党委书记,朱晦生为军事部部长,林恒为地方工作部部长。刘鸿文和林恒是夫妻,为了方便开展工作,便于掩护,刘鸿文把老母亲从老家接到开封。中共汴郑工委建立后,根据华中分局交给的“(一)利用各种关系,站稳脚跟,用合法地位,力争实现和平、民主;(二)开展高树勋运动,争取、分化、瓦解西北军,开展政治攻势,瓦解国民党军的斗志,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三)建立地方党组织,开展工运、学运,支持广大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斗争”的任务,先后开展了军运、学运、工运3个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军运工作。

当时河南省主席是刘茂恩。为躲避搜捕,刘鸿文、林恒夫妇经常变换处所,后在西司门附近看中一个院子,算是安稳居住了下来。在开封,刘鸿文的公开身份是河南私立静宜女中的中文教师,林恒则经河南大学教师朱晦生推荐到国民党第四绥靖区整编师六十八师副师长王志远家任家庭教师,教其女儿英语。林恒本来不会英语,为了工作,每日由张振亚辅导后再到王志远家教其女儿,并做王志远及其家属的思想工作和了解六十八师的有关情况。

六十八师原属西北军,师长刘汝珍是国民党第四绥靖区司令长官刘汝明的弟弟,早年留苏,曾受中共党组织的一定影响;副师长王志远早年与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是同学,受过彭雪枫的影响,当时在部队无实权,与朱晦生有一定的关系;参谋长邹桂五早年倾向革命,为共产党做过一些工作。该师驻防杞县、通许、开封、考城、民权、菏泽及陇海铁路汴徐段沿线,主要任务是阻止解放军南下。年秋,工委转归晋冀鲁豫中央局领导后,又根据刘伯承司令员的指示,与六十八师参谋长邹桂五建立了关系,对国民党官兵进行多方面的争取、分化、瓦解工作。王志远、邹桂五利用关系提供一些情报,并帮助工委做该师中下层的争取工作。同时,在王志远、邹桂五的协助下,朱晦生与刘汝珍直接见面,向他申明大义,讲清利害,争取其率部起义。经过争取,尽管刘汝珍对起义犹豫不决,但表示“愿意交这个朋友”,为他自己留条后路,不再死心塌地为蒋介石效力。

年6月30日,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了西南战役,在一个月时间内,歼灭国民党军4个整编师师部,9个半旅,共6万余人,由此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并为挺进大别山开辟了道路。战争既讲天时,又讲地利和人和。黄河流域连日大雨倾盆,黄河水位猛涨,刘邓大军在黄河南岸背水作战,蒋介石当然要利用这足抵40万大军的黄河之水来参战。为了我军安全,更为了黄河南岸一千万人民的生命安全。要不惜代价,保护黄河大堤。

为阻止解放军的反攻,蒋介石密令第四绥靖区司令官刘汝明、第六十八师师长刘汝珍在考城扒开黄河。第六十八师中将副师长王志远看到密电后,星夜赶回开封告知中共汴郑工作委员会书记刘鸿文。刘鸿文请示中原局,邓小平气愤地说,蒋介石要水淹我军,我们一定要粉碎蒋介石的这个阴谋,不能让他得逞。制止蒋介石扒黄河大堤的唯一办法就是釜底抽薪,力求人和,劝说刘汝珍不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邓小平指示工委负责同志要亲自找刘汝珍谈判,并提出了谈判条件:“一、如拒扒黄河,坚决起义,起义后可保持两个军(师)的番号。如仍执行蒋介石扒黄河命令,将来无论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回来交人民法办。二、遇到解放军不得阻击,不得残害解放区人民。三、如能按我们条件起义或投诚,其动产可以不没收,但土地须交人民。”

之后,刘鸿文让王志远速找刘汝珍阻止第六十八师扒黄河。王志远找到刘汝珍转告了刘、邓首长的警告后说:“扒黄河水淹人民及解放军,将永远被人民所唾弃。为刘氏后代着想,无论如何,决不要被蒋介石所利用。”他又进一步对刘汝珍说:“你和刘伯承在苏联留学时是同学,将来怎样见刘伯承将军?”刘汝珍听后表示:“我一定顶住蒋介石的密令,决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刘鸿文和政治部交通员周郁文奉命抵达曹州,在天主教堂第六十八师师部刘汝珍的办公室,与刘汝珍、王志远进行谈判。同时,刘司令员还举了一个事例,要他们向刘汝珍转述:“我军最近俘虏了蒋军整编师师长宋瑞珂,他和我(刘司令员)是同乡同学,我每次对其劝说,要他认清形势,走向革命道路上来。但他对蒋介石抱有幻想,继续顽抗,羊山集兵败被擒,追悔莫及。”要刘汝珍当机立断,勿蹈宋瑞珂之覆辙。

经过谈判,刘汝珍顾虑到新政权成立后的私人财产问题,当时表示完全接受。刘鸿文又提出:“如果蒋介石马上要你们扒黄河,你们如何处理?”刘汝珍表示:“如果这样,就战场起义。”最后还商定,周郁文化名周继武留在第六十八师以副官身份为掩护,负责联系和了解情报工作。刘汝珍言之慨然,付诸行动,送走刘鸿文之后即下令派民工和工兵加修了一段黄河大堤。据说,刘汝珍又直言委托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向蒋介石陈述扒河之举将失去民心,将会动摇国民党统治基础,请收回成命。顾祝同欣然应允。可能是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太大,顾祝同的规劝见效,蒋介石不再提及此事。

后来事实表明,刘汝珍实现了他的诺言,在我解放军南下时,他的第四绥靖区在陇海走廊设防的部队,基本上是虚放几枪边打边撤,为我军闪开了路道。虽然第六十八师当时没有起义,但经过工委长期的争取、分化、瓦解工作,已是军心涣散,在与解放军作战中都是虚打一阵,为该师后来有的被打垮、有的起义、有的投降直至全军覆没打下了基础。年年初,汴郑工作委员会撤销,刘鸿文、林恒撤回豫皖苏区党委,刘鸿文任城工部部长,林恒为区党委副书记章蕴同志的秘书。年6月22日,我军解放了河南省省会开封市,当时刘汝珍兄弟的家眷均未撤离市区,王志远也留在开封静宜女子中学其女儿王大地(中共党员)处躲避炮火。解放军进城后,王志远让其女儿王大地持中共地下党组织发给她的地下工作证明,同入城的党组织取得了联系。

晋冀鲁豫军区开封秘密联络点

多年之后,曾是商丘张自忠中学学生的张抡元回忆起当年投奔解放区的场景时,依然是历历在目。曾记得年冬,他们踏积雪、迎逆风送别肖子明和靳润民二位青年翻越秦岭、奔向革命圣地延安的情景;还想起年暑假在开封黄河书店的阁楼上,与即将横渡黄河去解放区的尹遵义等同学话别的场面。黄河书店地址在开封市东大街东口路南,原来是一家卖布的商店,有一大间门面、两层小楼。这家书店创建于年夏,经理叫徐善初。当时晋冀鲁豫军区正准备在铁路交通要道的大中城市开封设立一个情报联络点,便于开展党的地下工作。

早在年年底,徐善初就与几位老乡商议成立一个文化机构,经过多次商议,大家一致认为开办书店比较有意义,并以“黄河”命名书店,资金由大家入股。因为股东都有工作,没人打理书店,这事就暂时搁浅了。年4月,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派李海涵来到开封筹建情报联络点,李海涵与徐善初是同乡,便暂居其家。

徐善初年5月在竹沟入党,曾任郾城县委书记,抗日战争前和李海涵均在开封读书。李海涵说明来意后,徐善初把一些人正在酝酿创办书店的情况向他进行详述。经研究,李海涵认为可以参与其事,用来掩护进行情报工作。年6月,黄河书店正式开张,徐善初出任经理。该情报点与开封地下党组织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受命于晋冀鲁豫军区的豫东情报站。

为使书店合法存在、方便工作,曾广泛征股集资,吸收各方人士参加。他们把书店入股的每股金额压得很低,每股大约相当于现在人民币5元左右,由最初的发起人各自向其朋友、同学、同乡、同事等征集股金。股东中多数是思想进步的青年,有一些是和组织失去联系的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也有一些是具有进步思想的无党派人士。他们还向国民党河南省的保安、民政及警备司令部科长以上人员征集股金,通过集股和这些人拉上关系,使书店成了他们星期天谈天、打牌的俱乐部。河南省政府主席刘茂恩的首席参议杨虞甫,国民党河南省党部秘书长张圣泽,河南省参议员、民社党党员郑力群,河南省训练团副主任张勉之(主任是刘茂恩兼),《大河通讯社》社长朱灿甲等都列为书店的名誉董事和创办发起人。黄河书店的牌子就是名誉董事杨虞甫所写。当局无人敢找书店的麻烦,非常有利于我党地下工作的开展。

根据上级指示,黄河书店的经营原则是:不公开出售进步书籍,不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以免引起敌人的怀疑;不出售国民党官方的出版物,不替敌人作反动宣传;以出售技术书籍、工具书、古典书籍和外国名著为主。书籍开始是从中华、商务、世界、正中书局购买,后从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进货。上海群众杂志社得知开封有家黄河书店,就主动寄来进步书刊,这些进步刊物不在外边出售,只放在书店后边卖给各校师生。为了书店的安全,后来就不再让寄进步书籍了。

我党侦察人员以书店为掩护,通过与国民党省政府党、政、军、警、宪等人员接触及打牌、聊天中,掌握了大量有价值的内幕消息和军事、政治情报并送往解放区,还将开封城防工事绘成地图,报送华东野战军攻城部队司令部,为攻克开封进行密切配合。黄河书店还将很多学生送到晋冀鲁豫解放区。直到年6月开封解放,官僚股东逃跑,我党侦察人员归队,黄河书店才关闭。黄河书店实际上是晋冀鲁豫军区情报处设立在开封的一个秘密联络点。

他在黎明前消失

关于朱晦生,还是宋致新老师推荐我







































白癜风容易治疗好吗
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jd/10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