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基本信息 >> 湖湘人文你不得不知道的湖南十大文化遗
长沙:湘绣
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粤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在湘绣中,无论平绣、织绣、网绣、结绣、打子绣、剪绒绣、立体绣、双面绣、乱针绣等等,都注重刻画物象的外形和内质,即使一鳞一爪、一瓣一叶之微也一丝不苟。
湘绣形成了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常德:刘海砍樵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海砍樵”的故事源于民间传说。
传说古时候,常德城武陵区丝瓜井旁,住着刘海母子俩。刘母因思念亡夫,哭瞎了眼睛。刘海非常勤劳孝顺,天天上山砍柴,奉养老母。在刘海砍柴的大高山、小高山一带,住着一只多年修炼的狐狸精,她炼成宝珠一颗,含在口中可化身人形。此时她已成半仙,若再修炼几百年,便可成仙上天。她非常敬佩刘海的为人,就起了思凡之心,取名胡秀英,执意要嫁给刘海。但是憨厚朴实的刘海,怕连累胡秀英受苦,几番推辞,后见胡秀英一片真心,才答应与胡秀英成亲。
回到家后,刘海告诉母亲,母亲也很喜欢,同意了他们的婚事。刘海于是去位于城中心的鸡鹅巷置办东西结婚。鸡鹅巷旁边有个小庙,庙里有十八个罗汉。其中十罗汉带着一群弟子(金蟾)也在暗中修炼。他炼得一串金钱,也已成半仙,如能得到胡秀英的宝珠,就能即刻成仙升天。十罗汉见胡秀英和刘海成婚,遂起了歹心,他带领弟子抢走了胡秀英的宝珠。胡秀英失去宝珠就会现出原形,无奈之下只好把实情告诉了刘海。刘海知道后,没有怪胡秀英,他拿起家中砍柴的石斧去斗十罗汉,最终在斧头神和胡秀英众姐妹的帮助下,刘海打败了他们,拿到了宝珠。从此,他们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
唱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湖南花鼓戏《刘海戏金蟾》《刘海砍樵》两个剧本,就是取材于这一典故。
株洲:打铁水
株洲攸县“打铁水”起源于明末清初,鼎盛于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至今已跨越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项目的神奇之处在于“打铁水”者能用手掌直接接触℃以上的铁水打出铁花,铁水抛上空中时就像天女散花,散落地上时就像泼金撒银。在烟花不多的年代里,逢年过节、宅院驱邪的时候,大家都请“打铁水”者表演助阵,给大家带来欢乐,也博得观众的赞叹,方圆几百里堪称一绝。
侗锦
侗锦是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著名织锦类型之一。
侗锦有“素锦”和“彩锦”之分,编织侗锦要经过轧棉、纺纱、排纱、织锦等10多道复杂工序,侗锦图案多为几何形、棱形、四方形、圆形、三角形,以鸟、兽、虫、鱼、花、人、楼等为主体,用概括、抽象和夸张的手法构图,结构精密严谨,图案精美雅致,其内容反映自然化育的远古神话传说、图腾神话故事、山区日常生活场景,以及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侗锦独具匠心、张扬手工创造之美,年2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侗锦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三省交界的通道侗族自治县。侗锦具有多年的历史,是侗族女性通过母女和近亲代代相传的纯手工艺品。侗锦最早可溯春秋战国时代,现已成为展示中国“女织”文化的活化石。
岳阳: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是具有一整套丰富、独特而又神秘的端午习俗,分布于汨罗市的汨罗江流域中下游一带。
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到十五日止,除办盛宴、吃粽子、插艾挂菖、喝雄黄酒、赛龙舟外,雕龙头、偷神木、唱赞词、龙舟下水、龙头上红、朝庙、祭龙、祭屈等都有神秘的仪式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还留下了“宁荒一年田,不输五月船”等许多端午民谣。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更受到了世界的 年,“汨罗江畔端午习俗”进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娄底:珠梅“抬故事”
珠梅,地处湖南省涟源市龙塘镇,是古代“梅山蛮地”的一隅。长期以来在“耕作文化”和“梅山文化”的侵染下,这里形成了奇特的民俗文化。
珠梅“抬故事”是出现在湘中地区的一项颇有影响的民间活动。明崇祯年间,当时道教已传入安化(现涟源市)各地,珠梅“西元山观”是最早建立的道教寺观之一,在当时战乱、民不聊生的情况下,人们祈求祛病消灾,以道教斋醮形式,许愿“抬故事”,以了人们的心愿,如此“抬故事”的活动就逐渐得到发展,延续几十代而发展至今。“故事”形式多样,既有原始型的,又有现代型的,如:“东吴成亲”、“红色娘子军”、“农家乐”等还有“揪千故事”,“盘故事”、“船故事”、“马故事”、“夜故事”等。它以形象达意、流动表意,被人们称为“流动舞台”。其中高低桩的每台故事一个座台,一米见方,高约0.8米,红布铺盖,支有包装精致的铁架,整高丈余。故事台架的最上层称之为“太子”,由一岁左右的幼儿扮演。中层称之“臣子”,由10岁左右的儿童少年扮演,化戏剧人物妆,站立于座台上。座台的前后是四名抬杠的,两边跟随两名持长叉的武士。一台故事,三层人物,年龄悬殊,形态各异,化妆不拘一格,浓淡相宜,相映成趣,各种不同形式的故事。
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娄底:双峰溪砚
溪砚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溪砚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
双峰县杏子铺镇溪口村盛产富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特种石,史称溪石。这些石材都是制作砚品的上等原料。取溪石制砚,其砚着水研墨,使墨锭有如一股神力粘附于砚表面,所得墨汁细腻均匀,水乳交融,黑亮沉凝。若将砚盒盖紧,其墨汁可经久不干,即干亦无墨垢,寒冬呵气,即可研墨。
早在清嘉庆、道光年间,溪石就颇负盛名。当年的溪口镇有近百号商铺,“玉生堂”、“吉庆砚庄”等百年老字号,勾子船、码头、杏黄酒旗还有石砌官道,使小镇成为四方通衢,商贾士宦、文人墨客,或船或马,光顾砚城。
湘西州: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因背依的青山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由而得名。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古城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名胜古迹甚多。
城内紫红沙石砌成的城楼、沿沱江而建的吊脚楼、古色古香的明清古院,积油绿的沱江静静地流淌;城外有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城下艺术宫殿奇梁洞、建于唐代的黄丝桥古城、举世瞩目的南方长城等风景区。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有着少数民族的浓郁风情,而且人杰地灵、贤达辈出。它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还享有“北平遥,南凤凰”的美誉。
年,凤凰古城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凤凰古城为国家4A级景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湘西旅游经济圈中的龙头,与里耶古城、老司城共同被评为湘西旅游的三块金字招牌。
岳阳:岳阳楼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
下瞰洞庭,前望君山,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昌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年1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阳楼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汉族古建筑。
长沙:马王堆汉墓古尸
马王堆汉墓古尸是指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一座汉朝墓葬的横空出世。
有人把它誉为汉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尽管地下文物不断面世,但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丝毫不减,它在诸多领域的“独一无二”使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
马王堆汉墓古尸素有“东方睡美人”之称,她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几辈子也研究不完。
年长沙市东郊五里碑附近有一处土丘,相传为五代十国时楚王马殷的墓地,故称“马王堆”。此处有两座面积相当、顶部呈圆状的土冢,传说是长沙王刘发安葬母亲唐氏(生母)和程氏二姬之处,故称“双女冢”。
转自湖南文明网
点击左下角中科白癜疯口碑怎么样白癜风能够治疗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jbxx/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