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去凤凰古镇她辞职都市回老家,爆改破旧小学

发布时间:2017-4-2 16:55:10   点击数:
去凤凰古镇/

她叫杨慧娟,曾经花三年时间,从一个月贴元的见习生,奋斗成为月薪几万的设计师。

慧娟从小在松阳长大,一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六线小县城。但是这里却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最后的江南秘境”。

漫山遍野是层林尽染,山间流动着绸缎一般的云雾,偶有一两间黄土小屋,袅袅炊烟,藏于山中,恍若隔世。

但古老的村落已经很少见壮丁,只有扛着柴火的爷爷在黄土房间慢吞吞地挪着步子。

慧娟回到这个山上有云,山下有鲜花环绕的地方,希望能用民宿留着来到这里的人。

为了找到理想的地点,杨慧娟跑遍整个松阳,还好,她终于找到了,在南直街的尽头。

这是一座民国年间国画大师潘天寿创办的寿年小学旧址,几经变迁,已经破破烂烂的。

杨慧娟自己就是设计师,所以亲自参与到民宿的改造过程中,慢慢的,当初差点被拆掉的破旧小学发生了改变。

改造后的民宿命名为“茑舍”,一座开满鲜艳茑萝花的旧校舍。

它坐落在老街的尽头,没有任何指示标记,仿佛是在寻常不过的巷陌人家。如果不留心,很容易与它擦身而过。

推开带着铁插销的老式朱红大木门,两边是崭新的黄泥墙,头上是新木搭建的新式三角房梁,走到石块垒成的矮墙,茑舍犹如四合院般的整个院落赫然眼前。

初秋的烈日下,茑舍院子绿意盎然,池塘、草坪处处都是鲜亮的绿,这里种了各种花,紫薇、木槿,当然还有“茑舍”中茑字由来的茑萝花。

茑舍主院已有十个房间,房间名字更是风雅的取自松阳十景:鱼跃柳池、望松叶月、云岩石屋、石笋仙踪……

时至今日,古十景有的已经难觅其踪,而茑舍把他们篆刻于墙上,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将它们保留下来。

有些东西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被埋葬在风里,而对于愿意铭记它们的人来说,它们永存。

卧室的墙是黄土墙,不同于水泥砖石砌成的纯白墙面,黄褐色的墙面散发出一种古朴温暖的慰藉。

简约而不简单的实木家具,富有质感又不失温情;雀巢胶囊咖啡机,让你迷失在咖啡的醇香中。

“一家温暖的民宿就要有足够的阳光。”茑舍所有的房间都有宽大的落地窗,都有独立的小院,也有着私密的空间和风景,天晴的时候最不缺的就是阳光。

露天浴室

躺在露天的浴缸里,驱散一天的疲惫,恍惚间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星空为被,大地为床。

餐厅面积很大,靠近小院的一边是一排玻璃墙,午后阳光洒下来,照的人懒洋洋的。头顶是一个个竹编灯罩,入夜时灯光闪闪,如同漫天繁星。

餐厅只做不时不食的松阳当地料理。听着杨慧娟用柔而绵的声音将菜名与制法娓娓道来,间或夹杂着一两个松阳典故,也不失为一种享受。

不管是管家、厨师,还是清扫的阿姨,这里的员工都是松阳当地人,进过专业的培训,他们成了松阳和茑舍的活招牌。

明清古街

茑舍出门右拐,十八步之外,就是俗世红尘。

慢慢地踱步在明清古街上,看两排屋檐、木门上岁月剥啄的痕迹;

你可以在百年老店佰仙面馆吃一碗酒糟大肠面,翠绿的香菜配着大红色的酒糟大肠,让人不禁食指大动。

你可以在书店捧着一本书消磨掉一下午时光,或是上二楼品一壶香茗,正应了那句“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些琐碎的细节,一点一点底氤氲成了人间烟火的模样。

渐渐地有人发现了这个秘密。

当年死活要逃出去的小县城,人越来越多,慢慢有了书店、民宿,街上有了充满文艺气息的酒吧、古玩铺......

原来是他们,曾一个个走出去的他们,又陆续回来了。

有建筑师、有设计师、又辞职的大学生......

这不,就有了摆在杂货铺里的古法红糖、红曲酒、端午茶......

大家现在做的,可能有些是不太赚钱的,但至少,会让当地人发现,原来这些无人问津的东西,还可以这样......

有人来买红糖笋干,来逛书店,到茶室泡茶,也顺便逛逛明清古街......

一步一步来,千年的古城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在改变......

临近黄昏,

茑舍里正在准备晚饭,

天边的最后一道光已经烧得火红火红的,

晚霞中的松阳古城,那么静,那么轻,像是在等着你归来。

请:长按识别







































江苏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的较有效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jbxx/67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