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基本信息 >> 滁州周边私藏的quot凤凰古镇qu
凤凰的吊脚楼人尽皆知,但是皖南吊脚楼你就未必听说过了。
她离滁州并不远,位于宣城泾县,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车程。
有“江南千条腿”之称的章渡镇前店后宅构筑,房屋背水的一面保留着一条大概有两百米长三四米宽的老街。
章渡临水的一侧用木柱悬空支架在青弋江上,建筑一户接一户,绵延一、二华里,所用木柱逾千根,“千条腿”也因此得名,这样的景观在江南可是唯一!
章渡很小,这个小小的老镇在建筑上依山傍水,沿江边的上街、下街房屋分为上下两层,采用木柱凌空架阁的方式建造。
看到这些建筑感到意外。这“吊栋阁”房间的一半建在地面,另一半向河边延伸用木柱支撑在河床上,看似悬在河上。类似违章建筑。
沿着江从一头走到另一头,看着一根根趋于腐朽的木柱艰难地支撑着。
拾级而上,来到“吊栋阁”的街面,一条约百米长的窄窄街道,靠江这边就是“吊栋阁”,另一边大都是破旧和废弃的房屋。
这些沿江的“吊栋阁”绝大多数已没有人居住了,看上去只有几户有住人的迹象。
古镇因为缺乏保护,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所见之处残壁瓦砾,破损不堪。
可是依然有老人不忍离去,生活的味道给镇上带来了些许生气。
章渡很小,只有一条街,一排房,后临一条江。小镇分为两部分,街面东西走向,北面是新开发的商业街,简陋中有些喧闹。
而老街宁静、淡薄,透露着时光的沧桑,也无奈地随着岁月而破落。
一草一木,一瓦一砾,有几分穿越回老电影的感觉。
所有古镇的命运,不是被“开发”,就是被遗忘。
章渡古镇应该是被遗忘的那一个。早在唐朝李白游泾县时来章渡就题写了“西来第一镇”,可见其历史之悠久。
漫步小街,老街上冷冷清清,门可罗雀,除了几户老街居民,偶尔也会见到慕名而来的游客。
路过小屋,有半开的门,里面望去,只有老人坐在板凳上。
集镇上的民居、木板店门面、作坊鳞次栉比,相对结伴,顺河沿而立,依水面而筑,街道居民“开门上街,推窗见河”,人与自然是那样的和谐统一,使这里的集镇极具诱人魅力。
在一个码头,竖着一块石块,上面写着“周恩来上岸处”。
周恩来到皖南视察新四军工作时被国民党发现,由于得到新明乡三门滩的大茶商刘敬之掩护,躲过了追捕。后刘敬之安排了一条运送茶叶的竹筏,将周恩来隐藏在竹制大茶篓中,顺青弋江安全的护送到这里。下岸后周恩来骑马到云岭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河畔并不显眼的小码头上有立碑标明《周恩来上岸处》,当年的周恩来到皖南,就在这里上岸的。
章渡,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安徽极富魅力的小镇,人们都希望吊楼阁及早得到修复,恢复往日风采。
古镇沧桑
她不会湮灭在历史中
惟愿她美丽永存
嫌单调你还可以去周边逛逛!
查济古镇:沧桑中透露着往日繁盛
位于宣城泾县的查济村,它沿溪而建,有小桥,流水,人家。如果不是被几个画家偶然间发现,可能到今天依旧不为人知的隐藏在皖南的山里,保持着日出而作日末而息的安闲。
这座曾经有座庙宇,座祠堂,座桥梁的神奇村落,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后,虽大半残破,却依旧是当今保存最为完好的元明清三代古民居群。
如今的查济更像一个熟睡的老人,在其沧桑的眉宇间透露出昔日的繁盛。
赤滩古镇:不繁华不雕凿的真实
这是一座沉睡了千年的古镇,粉墙黛瓦写意着徽文化的余绪,鹅卵石的路面在街口或者岔道延伸着访古的诗情。
一爿日杂商店,既是做生意的也是居家的,有着几分孩提时的记忆。卵石小路两旁,青砖黛瓦、马头墙林立,挑着担子的老汉来了又走,像是为了打破寂寥。经历岁月的打磨,这里不繁华、不雕凿,却真实逼人。
桃花潭:一首流传千百年的诗
泾县的桃花潭,是桃花和潭水构成的地名,是一片生机勃勃、灿烂夺目的桃花和一弯悠然恬静、澄碧如镜的潭水组成的意向,是一首流传千百年的诗。
潭面上水光潋滟,鸟飞鱼跃。待至晨光初吐,春天繁花似锦,夏天绿荫乔木,秋天潭映皓月,冬天漫天瑞雪,四时景色宜人。
月亮湾: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亮湾景区,夹杂竹香的清风扑面而来,巍巍青山映入眼帘,远处传来的船工号声……
这里还被多家电影制片厂选为外景基地,《月亮湾的笑声》、《红色的记忆》等多部优秀经典的影视作品都曾在此拍摄外景。
从滁州如何去这里?章渡古镇北京哪里有专治白癜风医院北京哪家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jbxx/2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