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美食攻略 >> 一座城新潇湘八景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地处武陵山脉南部,云贵高原东侧,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主要有苗族、土家族、汉族以及回族等。
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年),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
风景名胜
1.陈斗南宅院
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年),位于古城内吴家弄一号,在东门城楼和杨家祠堂之间,占地面积.6平方米,由前进、天井、中堂及后进组成,为四水归堂回廊式院落,四周防火墙高深严密,是江南典型的四合院。
宅院是民国时期的将军府,陈宅出了两位国民革命军少将,陈斗南将军(年~年),民国十二年~民国十三年(年~年)间与贺龙为湘西巡防军同僚,关系密切。年参加第二次北伐,年年间贺龙领导工农革命军时在鄂南、湘北闹革命受挫来湘西,陈渠珍委派陈斗南支援贺龙领导的工农革命。陈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张传人张秋潭大师的封世之作,被专家、教授赞誉为国家级乃至世界极的泥塑艺术精品。
此外,陈斗南宅院还是《乌龙山剿匪记》、《湘西喋血记》、《父亲的战争》、《战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飞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视剧内景拍摄地。
2.沱江吊脚楼
沱江河是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吊脚楼群座落在古城东南的回龙阁,前临古官道,后悬于沱江之上,是凤凰古城具有浓郁苗族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之一。该吊脚楼群全长米,属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如今还居住着十几户人家。
3.万名塔
万名塔位于凤凰古镇城东青龙山麓沙湾黄土坎的沱江之滨,东靠雕梁画栋的遐昌阁,西望气势若虹的风雨桥,是建立在原字纸炉的遗址上。由著名画家黄永玉于年倡义同,群众集资,政府扶助于年建成,故名“万名塔”。
塔内外都添设了灯光,到夜间一片通明,和河两岸一色的红灯笼很相称。
塔内壁上布满游客题名,有的甚至位于两米多高的墙上。
塔用青砖和混合沙浆以及钢筋混泥土砌筑而成。塔为六方、七级,每层六个翘角,精美秀丽,且悬挂铜制风铃。
塔高22.98米,一层直径4.5米,向上每层直径缩小0.3米。
塔面装饰雅致,塔身挺拔秀丽,宛若少女婷婷玉立于沱江之畔。
塔身映入沱江碧波之中,摇摇晃晃,显得格外秀气动人。
风俗习惯
1.凤凰蜡染
凤凰蜡染原始古朴,分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和苗族蜡染土布流派。土家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工艺特点为冷色。
2.“六月六”
阴历六月初六是苗族传统歌节。这一天四面八方的苗族青年男女都盛装艳服齐集歌场,或吹唢呐、或打花鼓,更多的是以歌交心、以歌传情、以歌代言、以歌结良缘,因此六月六歌会又是苗族男女的定情会。
特色小吃
1.凤凰凉粉
凤凰一带的居民食用凉粉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食用凉粉,它味美消暑,含有丰富的营养。据《中药大辞典》载:绿豆凉粉有“清热解毒,治痛疽疮肿初起,烫伤,跌外伤,并解热药及酒食诸毒。
2.血粑鸭
血粑鸭是凤凰和湘西地区特色的地方菜之一,制作时将预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装入碗里,宰杀鸭子时将鸭血淋入糯米浸泡均匀。等鸭血凝固后再放入锅里蒸熟,放冷后将血粑均匀切成一小方块,再用菜油煎熟。待鸭肉煮九分熟时,把原先煎熟的血粑放入鸭肉内一起烹煮,并掺合一些香料物品成金黄色即可出锅。
3.凤凰姜糖
姜糖是凤凰特产,手工精制而成,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凤凰传统的休闲食品。它有防治感冒、化食、止咳化痰、开胃生津等功效。
凤凰古城——远去的家园,梦里的故乡,古老而神秘的地方。为您守候了千百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期编辑
左胜宇
本期审核
戴佳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