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名人多

发布时间:2017-4-20 13:09:33   点击数:

一山两城三回首(中)

逍遥山庄客

(五)原来古城多望族

——说说凤凰的文化

一直对凤凰念念不忘,是因为一部《边城》;一直对边城念念不忘,是因为沈从文!

一直想去凤凰,是想去体验一下梦里的边城风光,一直想去边城,是想去拜会一下沈从文的故居。

这次终于来到了边城,来到了沈老的故居,可以近距离的触摸沈从文的成长。

沈老的故居在一条很不起眼的小巷子里,可是,它却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进门是一个四合的小院落,非常雅致,可见沈家当时也是一个殷实人家,右边有少年沈从文的书房,信步而入,发现也是铺了木地板的,书桌紧靠镂空的木窗,虽然不大,却很明亮,可以想象先生当年在这里用功读书写字的情景。沈家在当时也是书香门第吧。

我在先生的书房徘徊良久,我似乎看见先生的少年,趴在在这个宽大的书桌上,用那支用秃了的毛笔一笔一划的写字,我和先生有了心灵的交流。作为一个文人,有一间书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如果说沈家还是一个小康人家的话,那么陈宝箴家可就是一个大富人家了。进入陈家府邸,明显的感觉到了一种气派和庄严,房屋飞檐斗拱,古色古香,院子比起沈家起码大了两倍,家具也豪华了许多,我注意到了两张古代的雕花木床,一张是四檐的,另一张更是五檐,非常的奢华,从这里便可见一斑。、

陈家不仅老子陈宝箴非常了得,更有三个儿子,个个都是文化名人,可见满门名人,肯定也是当时的名门望族,特别是陈家老二——陈寅恪,我可是久闻大名,多次在一些文献典籍上看到他的名字。自然,他们家也为本地增色不少。

相对来说,熊希龄故居就要显得朴素了许多,但是这个小小的院子里却走出了一个民国的总理,房屋相对了少了许多,也小了许多,但是仍然有照壁,屋内墙壁上陈列了不少照片,其中熊先生和他三位夫人的图片牵动了众人的心,这是一位有着真性情的君子啊,尽管,最后一位夫人比他小了三十七岁,夫妻共同生活也只有两年,但是却是一段人间佳话。

你想,一个当年的镇竿小镇,走出了文化名人沈从文以及陈宝箴一家,走出了一位民国的总理,难道这个小镇还不著名吗?当年的镇竿,现在的凤凰,虽然过去是一座边城,是一个汉族和苗族杂居的地方,但是却有这样的文化,有了这样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保存相对完整的青砖黑瓦,飞檐斗拱,以及我们后来看到的非常气派的杨家祠堂,这个杨家可是北宋杨家将的后人呢!想不出名都难!

谈到古城的文化和望族,还有一个近代名人是一定要提的,这个人就是黄永玉。

黄永玉12岁离开故乡凤凰到福建,开始四处漂泊。他16岁开始便以绘画及木刻谋生,他做过小学、中学教员、报社编辑,并参加抗战救国的宣传,他从福建到江西,从江西到上海,从上海到台湾,从台湾再到香港。抗战胜利后24岁的黄永玉开始与表叔沈从文通信往来,年到年在香港期间,从文表叔写过许多信给他。解放后,沈从文是第一个要黄永玉回北京参加工作的人。

可见,黄永玉与沈从文还是有渊源的。现在的他,也已经是响当当的人物了:,自学美术、文学,为一代“鬼才”,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其人博学多识,诗书画俱佳,亦是诗、杂文、散文、小说、剧本的大家。

我在凤凰博物馆参观的时候,有幸见到黄老先生许多珍贵资料和图片,特别是这首《我的心,只有我的心》,深深打动了我,和大家分享,分享他对故乡凤凰的赤诚!

原来古城多望族,从此边城变凤凰!









































海南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msgl/691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