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资讯 >> 贾平凹凭借这本书,无争议斩获茅盾文学奖,
一个作家的能量有多大,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边城》,很多人跑去湘西凤凰古城,欣赏沱江风光,参观沈从文故居。因为《白鹿原》,很多人跑去白鹿原影视城参观,到白鹿原摘樱桃。因为《空谷幽兰》,很多人跑到终南山,想要寻觅传说中的隐士。不一而足。
陕西三位大作家,陈忠实,路遥,贾平凹。路遥年11月17日去世,陈忠实年4月29日去世。贾平凹生于年2月21日,现在是陕西省作协主席。这三位作家,都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路遥凭借《平凡的世界》斩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凭借《白鹿原》斩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而贾平凹凭借《秦腔》斩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图中是贾平凹《秦腔》,一本是在太原买的,读了三遍多。一本是在西安买的。
贾平凹被誉为常青藤,他的作品丰富,产量大,最早的《商州》系列,后来的《浮躁》、《废都》、《高老庄》、《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古炉》、《带灯》、《老生》、《高兴》、《山本》等等。确实有许多好作品,而《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第一版年4月推出,连载于巴金主办的《收获》杂志,后来斩获茅盾文学奖。图中是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
《秦腔》刚出来那会,我在太原,当时看了这个书,喜欢的不得了。书中一些句子,都可以记下来。这个书我不知道外省读者读了什么感受,作为陕西人,我对里面的方言写作,方言表达,确实感觉很有意思,因为里面许多话,我们平时也这样讲。《秦腔》里面的主人公,夏风,白雪,夏天义,夏天智,夏天礼,君亭,引生,赵宏声,上善,李三踅,狗剩,书正等等人物,都像活在自己身边一样,鲜活生动。图中是秦腔小说开篇部分。
贾平凹写了《秦腔》以后,小说里的清风街,也就是贾平凹老家棣花街,丹凤县棣花古镇,成为了国家4A景区。据说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经三次,经过棣花古镇,并留下了诗句,遥闻旅宿梦兄弟,应为邮亭名棣华。在贾平凹的自叙里,故乡是一个贫穷的地方,他到西北大学中文系读书之前,在故乡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但是丹凤县棣花街,走出了影响全国的作家,多部作品翻译到国外。贾平凹是有雄心壮志的,他希望自己一生能写这么些小说,就是按刘邦《大风歌》歌词,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个字一部,算下来有24部之多,《秦腔》是第12部小说,所以他在《秦腔》获奖之后,依然笔耕不辍,勤奋刻苦,写出了《古炉》《带灯》《老生》《山本》等小说。图中是贾平凹长篇小说《秦腔》。
当年,台湾作家三毛翻遍大陆作家作品,觉得贾平凹的书写的不错。在三毛写给贾平凹的信里,说《浮躁》和《天狗》这两部小说,看了20遍,相当于看了40本书。前者是长篇,后者是中篇。年1月4日,三毛去世,48岁,据说床头还放着一本《贾平凹散文自选集》。可惜三毛没看到《秦腔》这本斩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以及后来一系列大部头,甚至连《废都》都没看到,《废都》是年推出的。而《秦腔》这部小说,当时出来的时候,很多人解读,我在太原学校里,也有中文系当代文学方面的教师解读。《秦腔》这本书,包括《废都》《浮躁》,都是我喜欢看的。《秦腔》把农村社会的凋敝写活了,也把人性写的淋漓尽致。任何好的作品,都是去探究人性本身的。贾平凹《秦腔》里的人物,有清风街走出的,到省城工作的作家。学校里的,县剧团的,村里的,还有县上的,还有社会最底层的,像引生,书正,狗剩,武林等等这些人,一件件小事,把人物的性格,命运写的透彻。图中是贾平凹小说《秦腔》。
贾平凹年推出《废都》后,遭受大量质疑,书也一度被禁,直到年解禁,重新出版。我觉得这些年,能跟《废都》这种震古烁今的作品匹敌的,恐怕就是《山本》了。贾平凹《秦腔》,无论陕西读者,还是外省读者,都可以看看。就像莫言有的书,也有读起来不顺畅的方言,但我还是看,像《檀香刑》。有些人讨论,路遥,陈忠实,贾平凹这三位,到底谁写的好?这个怎么说,三个人都得了茅盾文学奖。贾平凹的产量无疑是最大的,每隔几年一部,名利他几乎都有了,他为什么还这么奋斗?恐怕除了诺奖,别的奖在他眼里都意思不大了。他是有雄心壮志的,笔耕不辍,著作等身,目标是奔着诺奖去的。他不是个喜欢逢迎的作家,不喜欢开会,不喜欢饭局,只是喜欢一个人灯下一遍遍改稿子。正因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有这么多优秀的作品问世。其实《秦腔》未必是他最巅峰的作品,但是获得了茅盾文学奖,也是对他多年努力的一个报答。路遥英年早逝,最可惜,不然他能写出更多好的长篇。但一部《平凡的世界》,已经充分证明他的实力了。陈忠实靠50万字的《白鹿原》,享誉20多年。这三位,都是可以载入当代文学史册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