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紧盯中国农业硅谷建设目标大凉山的凤

发布时间:2024/8/23 12:50:48   点击数:
德昌绿水青山新农村廖鸿摄影封面新闻记者周翼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支持攀西经济区走特色发展之路,以更大力度促进安宁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有着“凤凰城”之称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地处安宁河谷腹地,自然成为打造“天府第二粮仓”这盘大棋的“天元”之地。7月3日,“探访中国凉山·安宁河现代农业硅谷”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德昌,去看看“凤凰城”如何保护“国家粮袋子”,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核心示范区。“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中的水稻“香米”飘香万亩产业园振兴“本土老牌子”稻花香里说丰年,曾是多少农民梦想中的“桃源”。“等到下个月稻子结穗,就能在这里真正闻到风吹稻花香。”7月3日,在位于德昌县麻栗镇的“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里,麻栗镇镇长赵贤宇说道。在这个规划面积达亩的园区内,水稻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呈阶梯状的稻田,绿油油的稻子在微风中起舞,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规划图园区目前已形成智慧农科实验区、农旅融合发展区、家庭农场示范区“三大”功能分区,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粮蔬种植和螺髻山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农旅发展区”定位,推广优质稻种植,保护“国家粮袋子”。“园区采用粮蔬轮作的方式,一季水稻一季果树。”据赵贤宇介绍,现在亩产在公斤左右,“园区正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成都分中心合作,开展水稻亩产公斤超高产技术攻关。”而在这片稻田里,还“藏”着水稻中的明星产品——“德昌香米”。“我们专门划出亩区域,用来种植香米。”赵贤宇称,这是德昌的“本土老牌子”,具有独一无二的品牌价值,“通过传承推广‘德昌香米’品牌,振兴‘本土老牌子’,辐射带动全域高质量发展。”“德昌香稻”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稻田+N”打造高附加值田园综合体在坚守耕地红线的同时,要“藏粮于地”,还需“藏粮于技”。“之所以设置智慧农科实验区,就是要实现‘稻米+科技’,培育‘名优金种子’,进一步提升产量。”赵贤宇称,园区通过建立科普研究基地,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和新技术的试点、推广、应用力度,打造智慧农业无人农场等,依托纳微米气液界面技术培育“品质米”,依托“脱糖技术”推出“稳糖米”及其他高端大米。搭配“稻米+品牌”,德昌建立起“德昌香米”生产基地,坚持精种精育与机械化生产相结合,建立优质稻米生产基地,同时结合耕作实际进行蒜薹、草莓轮种,实现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现在园区还在建设步道,打造特色稻田景观和稻谷耕作农事体验园。”赵贤宇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依托“稻田+N”,园区将打造高附加值田园综合体,让“大高桥农文旅体康配套组团”成为稻田产业园区旅游项目的重要战略支撑点。德昌安宁河畔油菜花田德昌县委宣传部供图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核心示范区力争年粮食总播种面积超28.3万亩据统计,年,德昌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7.82万亩,同比增长3.04%;总产量达到10.4万吨,同比增长1.31%;全年粮食综合亩产达到.01公斤,同比增长0.14%。全年粮食面积、总产、亩产均实现了“三增”。“力争到年,全县粮食总播种面积稳定在28.3万亩以上,全力打造‘天府第二粮仓’核心示范区。”据德昌县相关负责人介绍,“当然,‘中国农业硅谷’不只是粮食生产。”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德昌县以“坝区发展高效农业,山区发展烤烟、畜牧业、林果业”为总体思路,在安宁河、茨达河、雅砻江三大流域建设“十大”特色产业基地,构筑起红(草莓、樱桃)、黄(枇杷、芒果)、绿(早市蔬菜)、紫(桑果)、黑(生猪)的彩色立体农业产业带。年,全县农牧渔总产值(现价)万元,比去年增加了万元,增长5.9%。在三产融合发展方面,该负责人还表示,德昌还将积极促进农业与加工、流通、电商、商超等产业深度融合,同时办好桑椹樱桃节、端午药膳节、农民丰收节等各类节庆活动,真正让全域旅游和“三农”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zn/7777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