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

湘黔川交界处,这个小镇一脚踏三省沈从

发布时间:2024/12/3 10:53:03   点击数:
很多人因为《边城》而纷纷前往凤凰古城。"......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在不少人眼里,沈从文笔下的这座幽静、古朴,充满美好的边城就是指今天的凤凰古城。其实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大河......那座犹如世外桃源般的湘西边城是在茶峒。边城茶峒原名茶峒,因沈从文著名中篇小说《边城》而扬名,年正式更名为边城镇。这是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古老小城,山中有城,城中有山。位于湘、黔、川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它自古就有“西南门户”之称,是三省交界处的重要交通中心、商贸中心和物资集散地。因为《边城》,茶峒闻名遐迩。翠翠已化身为一尊石像与她的那只黄狗翘首在河中央的石滩上,等待着她所企盼的人从远方归来。历史上的边城茶峒由于地理位置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边城茶峒却是一个美好的、浪漫的小城,它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幽美和素净。茶峒很多次出现在沈从文的笔下,他曾这样描述过这里:“茶峒地方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缘山爬去。临水的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贯穿各个码头有一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直到今天,码头、乌篷船、河街和吊脚楼依旧还在,仿佛时间在不断流淌中,这里始终保持着不变。无数人被沈从文笔下的茶峒所吸引,对这里充满向往。不论是将凤凰古城误认为是其笔下的“边城”,还是从繁华风景里找到这安静的茶峒,都足以说明,在这静静地酉水河边,人们依旧向往着那朴素、纯净的爱情。书中的茶峒,在五月端阳甚是热闹。书外的这个小山城,却散发着一股热闹之外的淳朴。直到今天,这里的妇人们还是喜欢聚集在吊脚楼下,她们晒着太阳,聊着家常,在这清澈见底的河流旁,时光如此慵懒,无需刻意粉饰。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孕育了茶峒的静谧安逸和淳朴风俗。热闹充满生气的小河街,妇人聚集的吊脚楼,负责摆渡的老船夫,都显得那么平实、浑厚。在这里,依旧可见古老的制炮作坊,百年的古楼以及那几十年屹立在河边的古塔。漫步在这里,似乎是被时空穿越了回去。茶峒城始建于嘉庆八年,全以青石筑成,坚固巍峨。它背靠太山,左依九龙山,右傍香炉山,面朝风鸣山,于静静流淌着的酉水河边,滋生了温柔的爱情,也孕育了古老的历史和人文风俗。傍晚的边城愈发古朴、幽静,当地人的生活痕迹无处不在。很庆幸,这里还保持着原始和素淡。这里没有城里的霓虹,也没有边地的烛光,它十分安静,只有阳光和月色。哪怕无数游客追寻而来,它始终坚守着初心。落日下,街巷里的身影令人勾起无限回忆和想象。余晖下,放学的孩子沿着石阶正往家去。古城深处,那一条条狭窄的老街,那一条条青石板铺地的小巷,散落着无数商店和老房子,看似喧闹、拥挤,却又那样纯朴与悠闲。说实话,这个地方只有心里有田野的人才能感受那份素净和淡雅。很多人不敢出发来到这里,生怕是打破了对书中边城的幻想,帕灯红酒绿的商业街掩盖了梦里的虎耳草,怕现代化建设毁掉了书中的那纯净、美丽的湘西。然而,在这座没有商业气息的古城里,孩子的天真烂漫令我一再难忘,一再想去重温。《边城》中的渡口至今仍在,名叫拉拉渡。想去对岸,想去翠翠岛,都要坐船。但如果来了,一定要放慢脚步,放飞思绪,让自己完全融入这山水之间的小城里,去从今天的边城生活中寻觅过去的悠远、纯净。你可能会跟我一样,被小城里的简单生活所打动。茶峒边城并不是一个完全的旅游景区,因为居民生活令它充满烟火,也成为我心中的桃花源。这里的人们生活随性、自然、简单、质朴。如果说书中的边城令人感到温柔,还有一丝悲悯,那么现实中的边城是令人感到温暖的,它充满了另一种温度和小城故事的诠释。整洁风雅的青石路两旁,各家老房子古色古香,各家生活展现了茶峒的风俗民情。对我而言,所见到的每一处景,都如画一般。它像是一个被遗忘的小镇,但进来的人都会被这里的人情、风情所温暖。这里的任何一个场景,无论哪一个角落,都洋溢着生活的真实和简单。似乎不管什么时候来,茶峒边城都显得如此安静。在这里的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令我那般舒适和感到美好。有人说,茶峒的迷人之处在于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在于缓慢流淌的光阴,在于铺满青石板的街道,在于热情朴实的边城人...但只有来了,才知道茶峒是多么的迷人。它的美,需要你去了,才能体验到。“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yj/7780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