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游记 >> ldquo闽越国rdquo腹地的
在福建北部武夷山区的武夷山市(原名崇安县)兴田镇,有一个偏僻的村庄名叫城村。在城村的西南部山坡上,埋藏着一座距今多年的古城——城村汉城。她像一颗璀灿的明珠,点缀在闽北的群山峻岭之中。这里曾是西汉时期闽越国的都城所在地,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近百年,叱咤风云,强盛时期势力范围至今天的浙、闽、赣、粤地区。千百年来,历经岁月的风霜,她默默地沉寂了,深深地埋藏在地下。所有的辉煌,连同宫殿、道路、城墙、烽火台等遗迹及各类精美文物一起沉睡着……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过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尘封千年的古城遗迹重见天日,出土了一大批精美文物,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将她曾经的辉煌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重现千年古城
年,福建省文物部门在全省范围开展文物普查工作,发现了这座古城址,经过勘察,发现城址保存有较完整的城墙和砾石路面。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年冬进行了试掘,揭露面积平方米,发掘房屋建筑基址一座,出土陶器、铁器、铜器等遗物共件及大量汉代陶瓦片,确定城村古城年代属于汉代,并定名为“崇安城村汉城遗址”。年9月,福建省博物馆组成崇安城村汉城考古队,对城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钻探和重点发掘,初步查明了城址的范围、遗迹的分布及文化层堆积情况,确定了城村汉城遗址的大致范围。发掘出了宫殿建筑、城门、宫庙建筑、官署类建筑、制陶制铁作坊区等等遗迹。
城内中部的高胡南坪、北坪,西部的下寺岗、下寺坪,北部的大岗头、乌龟山顶,东部的高胡坪东坡、高胡下坑等处都分布有较大型的宫殿建筑遗迹。特别是高胡南坪甲组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坐北朝南,由南面的东、西大门,侧门,门房,主、侧大殿,东、西天井(水池),厢房,侧房,后房等合成一组封闭式宫室。以主殿堂为中轴,左、右呈对称的布局,是一座规模宏伟的宫殿建筑。出土了大量板瓦、筒瓦、瓦当等建筑材料和各类日用陶器,还有部分铁器、青铜器。
除城门、宫殿、宫庙等建筑遗迹外,两处闽越国贵族墓葬也引起了考古学家的注意。在城址北面,年11月发掘的“牛山一号大墓”,覆斗状封土,平面呈“甲”字形,全长近32米,宽约9米,封土距墓底约14米。墓葬规模宏大,为福建省内闽越国时期已发现的最大一座墓葬;结构复杂,与浙江绍兴发现的越王陵形制相似,推测其主人可能是某位闽越王。
经过大量的考古、文献资料研究,一些考古学家得出结论:城村汉城就是秦汉时期闽越国都城所在地——闽越王城。在城址外围三面(东、北、西北)被宽阔的崇溪所环绕,而西南部、南部则阻以群峰。十分明显,该城是利用了天然山水的险阻形势连接成外廓的屏障,即以河为壕堑,以山为墙屏。
古城历史探秘
根据《史记?东越列传》“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以及《汉书》“高帝五年,复立亡诸为闽粤王,王故地,都冶”等文献的记载,闽越国在秦朝以前即已存在。公元前年,秦将王翦率军夺取吴越故地,秦朝的势力逐步进入“江南”,后秦朝废闽越王为“君长”,以其地为“闽中郡”,基本包括今天福建省境,以及浙江南部、江西东北部一带。
秦末的暴政加剧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在轰轰烈烈的反秦斗争中,闽越君长无诸也率领部伍追随当时的鄱阳令吴芮北上逐鹿中原。秦亡之后,项羽分封诸侯时,对于在倒秦斗争中作出贡献的无诸等“废而弗立”。因此,在楚汉相争中,无诸又站在了刘邦一边,佐汉灭楚,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功劳。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年),楚汉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尽,初登皇帝位的刘邦即分封无诸为闽越王,在闽中故地立国。于是,无诸带领自己的部下返回故地,建都“东冶”,重新建立闽越国。
自《史记》以来的多年间,历代学者都认为闽越国都城“东冶”所在地在今天的福州。20世纪30年代,叶国庆先生首次提出了“浙南说”,随后劳幹先生对“福州说”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年后,随着城村汉城等一批汉代遗址相继在闽北的发现,于是出现了“闽北说”。近期,又有人提出“二王二都说”,即认为城村汉城也是王城,不过是东越王余善之城。就当前发现的材料而言,任何一种观点还无法完全成为定论。
保护与申遗
随着城村汉城遗址考古发掘的深入,文物保护工作也同步展开。年11月,国务院公布城村汉城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年开始,为了配合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福建文物部门开始大规模整治、保护、展示城村汉城遗址,对各类遗迹采用不同的保护措施,以求达到最佳效果。对于未发掘部分,砍伐较大的灌木,减少其根系对遗址地层堆积的破坏;在地表裸露部分种植蕨类植物和草本植物,以防水土继续流失,破坏地层;定期修整低矮树木并控制其生长;对早期生产生活破坏的城墙等部分进行复原,将破坏部分用黄土恢复后种植草皮。在已发掘部分,不需要展示的发掘点采取整体黄沙土回填覆盖草皮的保护方法;需要展示的发掘点,因地制宜,根据情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
城村汉城遗址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被考古学家称为“江南汉代考古第一城”;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考古价值。年6月,中国政府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推荐武夷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村汉城遗址作为武夷山申遗的重要部分,也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考察团(美国、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埃及、日本、加拿大等7国专家)到城村汉城遗址考察、验收。年12月1日,在摩洛哥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武夷山申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获正式通过,城村汉城成为“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遗产委员会协调员、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世界遗产项目协调员、英国考古学家亨利?克利尔(HenryKlier)夫妇和罗马古迹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尤嘎?昭克赖特(YugaShokwright)夫妇,参观考察后称城村汉城遗址是“中国的庞贝”,认为城村汉城遗址是“环太平洋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王城遗址,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年1月,为更好地发掘、保护与宣传城村汉城遗址,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内设置了遗址发掘与保护、陈列与宣教等部门。博物馆现有三个展厅,面积约平方米,展示三级以上珍贵文物多件,是展示城村汉城遗址出土西汉闽越国时期文物的专题馆。如今,城村汉城已进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相信不久之后,这座集国保、双世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一身的的汉代古城,终将凤凰涅槃,再一次以辉煌的面貌展示在世人面前!(作者丁海祥,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馆长。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大众考古》年第3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