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游记 >> 敬亭山,唯文化气质方可逆袭
来源:游点想法(ID:gh_efa8d3f),宣城头条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敬亭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中国诗歌史的里程碑和见证者,也是宣城文化之魂。四年来,无论是《敬亭山志》的横空出世,还是创建5A级景区,打造旅游度假区,亦或是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敬亭山相比过去进步不小。于此,依笔者之见,敬亭山仍要继续重视敬亭山历史文化的挖掘和再造,敬亭山的核心文化就是“诗”,它是最早的,滥觞于年前的南齐,它是最光彩的,年来不曾间断,几度高潮,传名日韩。并由此生发出充满诗意的“佛、画、茶、酒”,切不可五者并列,更不能颠倒主次,当政者不明,尽可以理解,宣城人不知,实属不该。唯此,敬亭山,才可满符盛名,不负百姓;才可无愧先人,传与来者。
注:本文写于年,首发《宣城历史文化研究》第二期,原名《务必深度挖掘敬亭山的历史文化》。
李白《独坐敬亭山》传颂古今,闻名华人圈
敬亭山,一座让宣城人无限感怀,无法割舍的“山”,历史为她精心制作了一份辉煌的简历:敬亭山位于宣州城北十里,主峰.1米,从南齐谢朓开始,敬亭山逐渐声名鹊起,受到历代顶级文人李白、白居易、杜牧、韩愈、欧阳修、苏轼、文天祥、汤显祖、文征明、石涛等的青睐,加之本土名士梅尧臣、贡师泰、施润章、梅清等的传诵,使得敬亭山历经余年,吟无虚日,诗画满山,多位文人墨客的足迹印刻在敬亭之山,多篇诗作散落于敬亭遍野,数以千计的诗、书、画烘托出敬亭的厚重,试问华夏之内,能与之媲美者有几?
随着宣城城市的扩张,现在的敬亭山已悄然与城市融为一体,从古代的郊野名胜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城市公园。从年起,当时的中共宣城县委、县政府决定重新开发敬亭山,实行封山育林,全面绿化。如今的敬亭山森林茂密,郁郁葱葱,成为宣城市区的生态屏障。年,广教寺双塔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敬亭山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年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这期间,编制过几次敬亭山的发展规划,也提出过挖掘敬亭山历史文化的口号,但是实施效果均不理想,甚至是无以操作。敬亭文脉,诗山文华,难觅踪影,慕名而来的各界游客,无不表示遗憾、叹息。近几年,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以争创4A级风景区为契机,敬亭山的总体规划,景观整治,设施完善等物质层面的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好评如潮。但是,面对“江南诗山”的荣耀和声名,敬亭山其实难副,对之,我们要有冷静的认识和前瞻的思考。
这种状况的存在,固然有官员视野、管理体制、人才水平、资金不足等诸多原因,但笔者认为究其根本原因是:对敬亭山的自身,我们不够了解,其文化价值、地位演变、历史遗迹、名人踪迹、与宣州古城的关系等等问题,我们没有完全弄清楚。就像大夫给病人治病,重要是望闻问切,清楚病况,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而不是其他。因此,我们的开发建设很多都停留在物质建设的层面,缺乏精神内核,也就把敬亭山的开发引到了一个浪费自身无价的特质,沦落到毫无特色、手足无措的境地。敬亭山旅游要想有作为,大发展,必须要深度研究尘封许久的敬亭山历史文化。
净峰下的木栈道
一、历史赋予了敬亭山这种先天的资源禀赋
敬亭山在中国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对中国山水诗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简单地拾起几片历史的记忆,我们发现一座无奇的敬亭山竟会得到那么名人的眷顾,无限荣耀,名齐五岳。与谢灵运(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合称“二谢”的谢朓、诗仙李白、诗魔白居易、“小李杜”之一的杜牧、“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诗豪刘禹锡、“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黄山画派巨匠石涛……这一串分量极重的名单,都与敬亭山有着不解之缘,“敬亭山”在他们心中笔下或清新淡雅,或明媚迤逦,亦或超凡脱俗,宛若世外。这些又吸引着后人仰慕敬亭、朝拜诗山,追思古迹,进而寄情于诗歌,言志于书画,如此百年千载,敬亭山人文荟萃,胜迹遍野,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广教寺双塔等人文景观的烘托,终而成就了“江南诗山”的海内外声名。以至于今天稍懂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敬亭山”。也因此,早在年敬亭山就成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
在诗歌文化的背景之下,敬亭山又不同程度地孕育出了有显著特点和相当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以“敬亭绿雪”为代表的茶文化,以“纪叟善酿”为代表的酒文化,以“宣城画派”为代表的书画文化,以“广教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以“广教寺双塔”为代表的宗教建筑文化等。这些地域文化的代表元素其意义和影响都远远超出宣城一地,具有全省和全国范围的意义。
石涛《深秋敬亭山景图》
22.3×70厘米,清康熙十二年(年)作
如前所述,敬亭山承载的丰厚的历史文化,不计其数,不胜枚举,是我们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堆金迭玉,是无法抄袭,不可复制的举世无双。千百年来沉淀的文化给了敬亭山别样的气质——内敛、含蓄、清新、雅致……天生注定了她的与众不同。面对这样一座丰富的宝藏,我们应该有效继承宣扬、保护善用。正像宣城市前任市长虞爱华所言:“黄山是天造的,九华山是神造的,敬亭山是人造的”。敬亭山是年来,众多名扬中华的名士贤达心悦诚服地捧出来的。
敬亭山全景
二、敬亭山的开发建设是全面的,融合精神与物质的建设。
敬亭山是一座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名山,她的名声是源于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敬亭山无形的环境氛围、丰富的人文遗存,流淌的名人轶事等都是名山的灵魂与生命,更是这座山生生不息,让人仰慕,向往的原动力。
但是,目前围绕敬亭山的相关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严重不足。现存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描述性的表达,主要集中于《宣城古今》、《宣州概览》(版)、《历代名人与宣州》、《唐代诗人与宣州》、《宣州文史资料》等,主要是宣城本地编撰的一些地情书籍上一些描述性的文字,缺乏深入的研究,理性的认识,至于学术界关于“敬亭山”的研究也很少,散见于为数不多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中。前几年据说要编撰《敬亭山志》,这是敬亭山历史文化研究很好的一个尝试,但是编撰活动似乎未能落实推进,笔者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可能就在于宣城本土缺乏研究力量和持续的学术白殿疯初期图片北京治疗白癜风专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ngkapay.com/lyyj/6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