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交通 >> 神奇的潮汕第一高峰凤凰鸟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凤凰奇观》一书中对潮汕第一高峰凤鸟髻进行了系统性的描述,将凤凰山神奇的一面揭露了出来。时隔三十余年,凤凰鸟髻又名为现在的“凤鸟髻”,其中一些记载如今也有所变化...
凤凰鸟髻——潮汕第一高峰
这座海拔一千四百多公尺的名山,对于哪怕是世代祖居潮汕平原的人们来说,只要扯起话题,也是颇为神往的。
凤凰鸟髻南麓,叫鸟梨丛。这名副其实的鸟梨丛,平级的坡面上,散布着疏密均衡的小石堆,远望酷一个个大鸟梨。小石堆旁长满刺黄连;有时在石底还可发现簇生的伤科要药——七厘丹,相传曼卿鸟就专找这种草药去治愈雏鸟伤科病的,故又名“曼卿草”。
鸟梨丛东面有一凹陷地带,叫金砂湖,简称金湖,数百年前,泉已干涸,名字却依旧未改。这里筑有一列土屋,约十间紧相连接,自北走南,座东向西。
从鸟梨丛朝北走几百步,便有大石无数,乱架乱叠,一块高过一块,拥向主峰。若拾“级”而上,走完了这段地带,就到达然矗立的几十层楼高的巨岩边。这巨岩,便是凤凰鸟髻。由于成年累月餐风沥雨,巨岩表层严重剥蚀断裂,形成勉强可供站足的缝隙,这便是登顶的所谓“小路”,而且越高越险,有些地方,还得下有人肩垫、上有人手拉,才爬得上去。最吸引人的是越险越奇,到了半腰,忽现一片潮湿,泉水在岩缝中徐徐渗出,点滴可贵,大凡石壁上附有泥土的地方,都生长着一个个红绿杂间的落地金。谁也沒有料到这低湿地带的产物,会移居千余米高的峰侧!
一上峰,倍觉有神。北绵天际的,清一色是山,层层叠叠。南眺韩江似练南延,未及地线处,已自摸糊;如带的湘子桥,轮廓清晰能辨;再远的涸溪塔,无异一粒倒放的螺丝钉,在云海中沉浮;至于潮州古城,虽人视野,其边界却“烟涛微茫信难求”……真的,眼前出现的正是“三山六海一分地,尽朝凤鸟髻顶收”的非常境界。
这时,阵风夹着团云扑脸飞来,你也许尚未摆好架势,便和险峰一道,早给烟雾吞沒了,伸手不见五指,举目哪辨东西?惊叹声未息,却又云开天朗。偶或有零星絮块飘临脚下,立即会被险峰劈为两半,循双侧分别形成旋涡,蜿蜒疾过,在山后重新合抱,才抱合,复展开,以至于无踪可寻……
大髻峰呈马形,四周有略高出地面的山石环绕,中间是草地,比较开阔,可容近百人驻足。最引人注目的是布石面上的各种题刻,都用钢錾成。有的书下豪言或诗句,有的则凿出近十个甚至几十个的登临者姓名,还涂上颜色。端详着这批并不怎么高明的实录,让人深深懂得,经历了一番辛劳,置身于云雾山巅,捷足先登者考虑的当不会是什么笔法、章法,人生能得几度拜识鸟髻极顶的尊容?镂下事实,溶入豪气,立为心碑,要何求?当然,这一作法不足取,乱题乱刻实非文明行为。
凤髻的壮观,固然使人赞叹不止,但最令人惊奇者莫如凤髻观日出。
谁想在凤髻之观看日出奇景,谁就得在当天凌晨三时冲着黑夜登顶。上了凤髻,稍事休息,东方的霞光便隐隐可见。这时,周遭的一切不顾,心中的万念尽释,唯注目东天……
看,霞光渐现,亮度有加。须臾,天边白了一片,接着又似有巨大彩笔在地平线的上方泼出万道红焰,才想赞叹,天幕忽变紫蓝,未及叫绝,眼前又换靛青,忽而橙黄,忽而大红……七色叠变,界限越来越难予辨认,五光交错,前后愈来愈不能分清。继之一切都溶化在满天的亮光之中。这时,太阳该初露峥嵘了吧?且慢!海平面上只打出了一个圆形的光环,边绿呈现不规则的光波奔突,此伸彼缩,此缩彼伸,想欲飞逸而去,又似让什么引力拉回。终于是禁不止、留不住,霞光迸射,红色满天,太阳出来了!那圆脸,那笑容,这时啊,就在这时,只有敢于趁黑攀越的人,才有机会把初升旭日的英姿印进自己的脑海,刻进自己的心坎,并将之永远珍藏,永远珍藏。
凤髻观看日出,气象变化万千,当地老辈人都习惯地称这世所稀罕的异彩为“佛光”。“佛光”这名字,多少带点神秘色彩,然除此却无以形容“登顶独饱一天光”的非常境界。随着旅游事业和交通条件的不断发展,凤凰旅游区建设规划的逐步实施,可以预言,辟险径,利游览,以滿足广大游客领略凤凰鸟髻风光的强烈愿望,当指日可待。
来源:今日头条(潮汕说)
往期精彩回顾:
不要让今天的懒,成为你明天的难
千万别跟潮汕人喝茶
夜读
执念放下,境界高了,心就宽了
为什么是潮州?
汕头建市前后的交通建设概况
15条受用终生的建议:永远不要害怕去做决定
孩子,我不欠你的!震撼无数中国父母,谁看谁受益!
李嘉诚公开回复国人: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来衡量我,我更像你的邻居老头而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