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交通 >> 一位五莲朋友游览ldquo凤凰古城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由于各地的地理气候条件和生活方式不尽相同,因此,各地的建筑样式和风格不尽相同。中国的建筑彰显了民族的智慧,从南方的青砖蓝瓦马头墙,到北方的四合院,直到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的毡包,西藏的雕楼,这些建筑无不显示着中国丰富的历史人文,传承千年的建筑智慧。湘西凤凰县的凤凰古镇,湘西吊脚楼独有的建筑风格,吸引招揽着中外游人纷至沓来。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凤凰古城,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旅游强县,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八县市之一。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年〕。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美誉。
沱江吊脚楼江河是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坐上乌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油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
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北门古城楼
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北面,俗称北门城楼,本名"壁辉"。北门古城楼始建于明朝。凤凰元、明时为五寨长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间从麻阳移镇竿参将驻防于此,乃于嘉靖三十五年(年)将土城改建为砖城,开设四大门,各覆以楼。
到清朝,古城的军事地位日显重要,先后在这里设凤凰厅、镇竿镇辰沅永靖兵备道治所,古城的建设也得到加强。康熙五十四年(年)遂将砖城改建为石城,北门定名为“壁辉门”,一直保存至今。北门古城楼采用本地红砂条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钻细琢。城门呈一半月拱,有两扇铁皮包裹。圆头大铁钉密铆其上的大门。城楼用青砖砌筑,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石座卷顶。城楼对外一面开枪眼两层,每层4个,能控制防御城门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围。北门城楼与东门城楼之间城墙相连,前临清澈的沱江,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虽几经战火,仍巍峨耸立于沱江河岸。
文昌阁小学
凤凰古城文昌阁小学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年)。位于湘黔边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城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北麓,凤凰籍青年田兴奎怀着“教育救国”的梦想,东渡日本,留学弘文师范学堂,结识了黄兴、秋瑾等人,参加了同盟会。年学成归国,怀抱“振兴华厦,重在树人”的思想,在家乡凤凰南华山下创办了“蒙养学堂”(文昌阁小学前身),成为第一任校长。
文昌阁小学经历了百年沧桑,人文蔚起,硕果累累。如今她将英姿飒爽地肩负起时代的重任,更焕发出勃勃生机,这颗基础教育的明珠,将会更加亮丽。
在凤凰古城,你时时处处看到的是古色古味的原生态,古建筑群,人们保护古建筑和古民居的意识非常浓厚,在县城的广场上,凤凰雕塑的背面是县里的行政机关,部门都在古建筑内办公,没有高楼大厦,没有企业,没有制造业,曲径通幽的沿街道路两边,经营网点星罗棋布,沿街的游客人来人往,旅游是全县的经济来源,以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全城的商业氛围浓烈,将古建筑经营和新文化相互交融,创造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湘西凤凰古城给予人的启发是,保护好祖宗遗留下来的原生态的古建筑,是当下人落实落实再落实的重中之重的事情,这些古建筑是无价之宝,是留住乡愁,记住乡愁源泉,这一切是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基础根源。由此我在想,保护古建筑,保护古村落,保护古民居,保护生活的环境,是何等的重要,对那些以破坏生态环境而发家致富的产生鄙视,愿天下人视生态环境为命根子,爱护保护生态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今上传湘西古建筑——凤凰古城的部分影像,以飨读者,唯愿五莲旅游能从中受到启发、启迪。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跳出五莲看五莲,或许对发展“全域旅游”能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王义全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