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交通 >> 凤凰古城小桥,流水,人家
凤凰古城
新的学期已经过去了两周,
同学们是否适应了学校生活,
而在这周我们与老师们
一同踏上了写生的道路,
在美丽的凤凰古城谱写出自己的画卷,
那么就跟小编一起去看看这凤凰古城的神奇之处吧!
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边,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古城因此而得名。是一个以苗族、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集县,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小城古迹星罗棋布,
最著名的景点有沱江吊脚楼群、虹桥、南方长城、黄丝桥古城、奇梁洞、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东门城楼等。
潺潺东流的沱江绕城而过,
人们在江边淘米、洗菜、浣衣。
夏季沱江又是天然泳场和纳凉的好去处,
泛舟沱江更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
沱江
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韵味颇浓的山水画。
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故居这座牢实、历经沧桑风雨的百年老屋,是一座蕴含深厚永远掘取不尽的文化知识殿堂;是沈从文用心血凝结的永不坍塌的文化丰碑;是古城风凰一抹永不褪色的风景。
或许我们第一次认识凤凰古城是从沈从文先生那里认识的,
那里是他的家乡
字里行间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凤凰城,
而凤凰城也因沈先生而更加有韵味。
而作为凤凰古城的名人,
我们怎么能不介绍介绍沈从文先生。
中文名:沈从文别名:沈岳焕籍贯:湖南凤凰县国籍:中国主要成就:是现代作家中成书最多的一个20世纪中国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著名文化史专家职业:作家代表作品:《边城》《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笔名:甲辰,上官碧,璇若
下面就是沈从文先生为他的家乡写下的文章,风格恬淡自然,语言清新舒缓,他笔下的凤凰古城民风淳朴、气氛祥和,实是陶渊明口中的世外桃源。
《我所生长的地方》
向上滑动阅览
拿起我这支笔来,想写点我在这地面上二十年所过的日子,所见的人物,所听的声音,所嗅的气味,也就是说我真真实实所受的人生教育,首先提到一个我从那儿生长的边疆僻地小城时,实在不知道怎样来着手就较方便些。我应当照城市中人的口吻来说,这真是一个古怪地方!只由于两百年前满人治理中国土地时,为镇抚与虐杀残余苗族,派遣了一队戍卒屯丁驻扎,方有了城堡与居民。这古怪地方的成立与一切过去,有一部《苗防备览》记载了些官方文件,但那只是一部枯燥无味的官书。我想把我一篇作品里所简单描绘过的那个小城,介绍到这里来。这虽然只是一个轮廓,但那地方一切情景,却浮凸起来,仿佛可用手去摸触。
一个好事人,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不过一切城市的存在,大部分皆在交通、物产、经济活动情形下面,成为那个城市枯荣的因缘,这一个地方,却以另外一种意义无所依附而独立存在。试将那个用粗糙而坚实巨大石头砌成的圆城作为中心,向四方展开,围绕了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七千多座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碉堡各用大石块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络蜿蜓各处走去;营汛各位置在驿路上,布置得极有秩序。这些东西在一百八十年前,是按照一种精密的计划,各保持相当距离,在周围数百里内,平均分配下来,解决了退守一隅常作"蠢动"的边苗"叛变"的。两世纪来满清的暴政,以及因这暴政而引起的反抗,血染红了每一条官路同每一个碉堡。到如今,一切完事了,碉堡多数业已毁掉了,营汛多数成为民房了,人民已大半同化了。落日黄昏时节,站到那个巍然独在万山环绕的孤城高处,眺望那些远近残毁碉堡,还可依稀想见当时角鼓火炬传警告急的光景。这地方到今日,已因为变成另外一种军事重心,一切皆用一种迅速的姿势在改变,在进步,同时这种进步,也就正消灭到过去一切。
凡有机会追随了屈原溯江而行那条常年澄清的沅水,向上游去的旅客和商人,若打量由陆路入黔入川,不经古夜郎国,不经永顺、龙山,都应当明白"镇"是个可以安顿他的行李最可靠也最舒服的地方。那里土匪的名称不习惯于一般人的耳朵。兵卒纯善如平民,与人无侮无扰。农民勇敢而安分,且莫不敬神守法。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单独向深山中村庄走去,与平民做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地方统治者分数种:最上为天神,其次为官,又其次才为村长同执行巫术的神的侍奉者。人人洁身信神,守法爱官。每家俱有兵役,可按月各自到营上领取一点银子,一份米粮,且可从官家领取二百年前被政府所没收的公田耕耨播种。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人人皆依本分担负官府所分派的捐款,又自动地捐钱与庙祝或单独执行巫术者。一切事保持一种淳朴习惯,遵从古礼;春秋二季农事起始与结束时,照例有年老人向各处人家敛钱,给社稷神唱木傀儡戏。旱暵祈雨,便有小孩子共同抬了活狗,带上柳条,或扎成草龙,各处走去。春天常有春官,穿黄衣各处念农事歌词。岁暮年末,居民便装饰红衣傩神于家中正屋,捶大鼓如雷鸣,苗巫穿鲜红如血衣服,吹镂银牛角,拿铜刀,踊跃歌舞娱神。城中的住民,多当时派遣移来的戍卒屯丁,此外则有江西人在此卖布,福建人在此卖烟,广东人在此卖药。地方由少数读书人与多数军官,在政治上与婚姻上两面的结合,产生一个上层阶级,这阶级一方面用一种保守稳健的政策,长时期管理政治,一方面支配了大部分属于私有的土地?而这阶级的来源,却又仍然出于当年的戍卒屯丁。地方城外山坡上产桐树杉树,矿坑中有朱砂水银,松林里生菌子,山洞中多硝。城乡全不缺少勇敢忠诚适于理想的兵士,与温柔耐劳适于家庭的妇人。在军校阶级厨房中,出异常可口的菜饭,在伐树砍柴人口中,出热情优美的歌声。
地方东南四十里接近大河,一道河流肥沃了平衍的两岸,多米,多橘柚。西北二十里后,即已渐入高原,近抵苗乡,万山重叠,大小重叠的山中,大杉树以长年深绿逼人的颜色,蔓延各处。一道小河从高山绝涧中流出,汇集了万山细流,沿了两岸有杉树林的河沟奔驶而过,农民各就河边编缚竹子作成水车,引河中流水,灌溉高处的山田。河水常年清澈,其中多鳜鱼,鲫鱼,鲤鱼,大的比人脚板还大。河岸上那些人家里,常常可以见到白脸长身见人善作媚笑的女子。小河水流环绕"镇"北城下驶,到一百七十里后方汇入辰河,直抵洞庭。
这地方又名凤凰厅,到民国后便改成了县治,名凤凰县。辛亥革命后,湘西镇守使与辰沅道皆驻节在此地。地方居民不过五六千,驻防各处的正规兵士却有七千。由于环境的不同,直到现在其地绿营兵役制度尚保存不废,为中国绿营军制惟一残留之物。
我就生长到这样一个小城里,将近十五岁时方离开。出门两年半回过那小城一次以后,直到现在为止,那城门我不曾再进去过。但那地方我是熟悉的。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而这座小城不只有沈从文先生,据不完全统计,从清道光二十年(年)至清光绪元年(年)短短的36年间,这里就涌现出提督20人,总兵21人,副将43人,参将31人,游击73人等三品以上军官。民国时,凤凰出中将7人、少将27人。近代还出现了民国第一任民选内阁总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龄,著名画家黄永玉等。
游览了凤凰古城,
感受了凤凰古城山川秀美和人杰地灵。
我们带着满心震撼来到了
热情的苗族人的家
苗寨
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苗族人的热情好客
体验了苗族的风俗
实在是受益匪浅
墨戎苗寨
墨戎苗寨即龙鼻嘴村,“墨戎”是苗语,意为:“有龙的地方”,地处吉首、保靖、古丈三县(市)交界处,扼守洞庭湖湖区前往湘西大山深处的交通要道,为古时南方长城北方起点。
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能歌善舞,
别具一格的风俗,服饰等
都是苗族的特色。
沉浸在美景中的我们发现了苗族的
第一个习俗
那就一起跟去看看吧。
对山歌
“热情好客的苗族人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对着山歌进山门,嘹亮清脆的歌声充分体现了她们的热情好客。
”巫师测姻缘
我们发现的就是苗族特有的巫师,只见两人平行拿着竹子,巫师在中间站着,他们手握的竹子是由一棵竹子劈成,如果两人的八字合适,竹子就会靠近,越近甚至相交说明这段姻缘越好。
看了是不是觉得很神奇,
想不想带着你的小姐姐去看看你们的未来,
(有点不正经了)
咳,
我要正经了,
请看下一条,
苗族的婚俗
婚俗
在苗族,他们把老公称为阿乖,成亲的堂称为乖乖堂,而我们也有幸感受了一下苗族的婚礼,模拟了一下苗族人结婚的场景,更加了解了苗族的婚俗。
苗族的热情好客可是家喻户晓,
这不,
阿妈请我们去她家喝茶。
真的是受宠若惊。
在这里我们还发现了非常好看的银饰和漂亮的苗族的少数民族服饰哦,是不是超级羡慕我们,在这里也偷偷告诉大家他们那里喊女生叫阿妹,喊男生叫阿哥,而且街上会有热情的老太太帮你编个漂亮的发型,如果有机会去了那里,记得不要惊讶哦。
下面放福利了,一大波美景正在袭来,准备好了么。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ps:会有另一篇介绍风景,没看够的可以去搜索另一篇哦)
过瘾么,
如果还没有过瘾,
就敬请期待我们的下一篇吧,
下次我们会把更多的发现说给大家听,
不要着急哦,
或许下一篇就是让你垂涎欲滴的美食篇。
那么下期再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