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古城 >> 旅游交通 >> 穿云箭游记美丽的古城凤凰
凤凰是个美丽的古城。
相传古城西南群峰之中有一山,形状若鸟,昂首展尾,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而得名。我们骑车自麻阳而西,一路上坡、上坡、上坡,在我们的体力几近崩溃的时候,终于见得山顶,然后一泻而下,便投入到了凤凰古城的怀抱。
凤凰的确很美。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风雨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青石板的街道,木结构的吊脚楼,斜风中的酒旗,高高挂起的红灯笼。。。。。。还有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里各具特色的芦笙、牛角、筒子酒,姜糖、银饰、蜡染布,无不展示着它的民族风情。在沱江里泛舟,听艄公的号子,看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穿过虹桥,顺水而下,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油然而生。
与小镇的古朴、典雅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夜幕下新潮的酒吧文化。沱江两岸古色古香的吊脚楼里,各式各样的酒吧栉次鳞比,“古城守望者”“琴情”“心斋”等等,林林总总,一溜儿排过去,字迹古朴、拙劲。一入夜,劲爆的音乐、闪烁的灯光,与沱江上的灯影交相辉映,构成了小镇无尽的激情。这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啊,极具现代时尚风格的激情与小镇的古朴、沱江的宁静有着怎样的融合点而相得益彰呢?也许,我们可以理解为,现代商业浪潮对传统文化的冲击,抑或是几千年尘封于山野,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与期盼?
沿石板街前行,不远处便可到北门城楼。自古南楚多蛮夷,对于凤凰这个“五溪苗蛮之地”,历朝历代的统治者,看重的是其军事地位而非现在的旅游,明清两代尤胜。为了防范苗民聚义,禁锢苗、汉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往,从明清开始,便相继有了凤凰营、凤凰厅、镇杆营等建制,有了号称“苗疆万里墙”的工程浩大的南方长城,有了凤凰城上雄伟壮观的东门城楼、北门城楼——然而,乾隆、嘉庆年间,这里还是发生了声势浩大的乾嘉苗民暴动。可见,民情只可疏不可堵,再坚固的城墙也阻挡不了历史的滚滚车轮。如今,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虽然历经三百多年风雨沧桑,依然牢固地伫立在沱江岸边,傲然地沉默地俯视着沱江水“逝者如斯”;而城楼上朱红的铁门,尽管锈迹斑斑,依然可以看出它的历史,和它当年威武的模样——只是,在沱江上泛舟的游人,何曾想得起当年的金戈铁马,战鼓声声?
从古城墙的刀光剑影中走出,凤凰的历史中,少不了一个人——沈从文。古城中营街一座普通的南方四合院,便是沈的故居。——尽管,人们认识凤凰,可以说是从沈开始。但是,与古城街道上的人头攒动相比,这里还是冷清了许多——沈自然是爱清静的,一如他的文章,清秀、隽永,一如濡养他的沱江,从容、淡定,缓缓而来,轻轻而去,不掀起一点波澜——然沈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坛,是掀起波涛的,这,是他的超越,但,也许并非他内心所想吧。
在街道的另一边,文星街的一个小巷内,一座更加普通的四合院,同样养育过一个名人——熊希龄,对于这位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民选总统,有着教育家、慈善家称谓的“熊凤凰”,估计现在的游人更是知之不多了,所以这里也就更加冷清。
当然,从凤凰走出的名人,还有画家黄永玉,因故居不在城内,便更难觅其踪影。黄的画风可谓独树一帜,只可惜在凤凰无缘见识了。
对于凤凰而言,“上车睡觉,下车撒尿,一通乱照,一问啥也不知道”的“中国式旅游”方式实在太不合适(惭愧得很,我本人同样也趋同于一通乱照)。毕竟凤凰太小,如果不去寻根,可看可拍的不多。当然,这也没什么不好,政府看重的是GDP,商家看重的是经济效益,游人络绎不绝,蜂拥而至,这一切便都有了。只是苦了凤凰这个小镇——窄窄的石板街如何能容纳一天多少万人的流量?车如流水马如龙,游人如织,门庭若市,这原本就不是凤凰的风格。于是,一座新城“烟雨凤凰”听说已在筹建之中了,只不知道它能否承载凤凰古城的历史、人文与韵味。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儿最好北京白癜风的治疗方法